
“共享菜地”圆了市民田园梦
■ 本报记者 刘晓伟
本报通讯员 苏敏
春风拂绿柳,阡陌染新芽。从帐篷连营的露营地到农耕体验的共享菜地,再到未来可期的“鸡窝鱼塘”,这个春天,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高马新村热闹起来。这座村庄正以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4月6日,步入高马新村,绿树掩映的步道、错落有致的田埂与点缀其间的帐篷相映成趣。“每到周末,村里便‘长’满了露营帐篷,既有亲子家庭,也有年轻人聚会。”高马新村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曲洪峰介绍,村内打造的“天道露营地”,配备了标准化帐篷区与烧烤设施,游客可在此观星听风、围炉夜话,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次。露营热不仅带动本地农副产品销售,更催生了村民自营的农家乐、手作市集等新业态。
如果说露营是乡村引流的第一步,那么“寻道农场”的共享菜地则让城市与乡村的连接更深一度。263块40平方米的标准化菜地整齐排布,每块地头立着专属名牌,记录着“小菜地主”的种植日记。“300元自主打理,500元全托管,工具免费、监控‘云种地’。”农场负责人曲洪峰表示,目前70%会员选择托管服务,农场通过微信群接龙定制种植计划,番茄、黄瓜、草莓等时令作物随季更新。
对于想浅尝田园乐趣的游客,农场推出19.9元至69.9元不等的采摘体验套餐,周末亲子家庭可下地摘菜、挥锄松土,用“土味”治愈“班味”。“孩子第一次知道青菜的种植过程,兴奋得不肯走!”带着儿子体验农耕的市民张女士感慨。采摘后的新鲜蔬菜可直接带至露营地烹饪,形成“从田间到舌尖”的闭环体验。
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嫁接城市需求,高马新村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旅游的共生路径,乡村“绿意版图”不断扩展。据道口铺街道党工委书记袁虎成介绍,农场二期“我的鸡窝”、三期“我的鱼塘”已开始规划,明年春季,市民可认养母鸡收获全年鸡蛋;夏季小龙虾成熟时,游客可体验捞虾烹鲜的野趣。“我们不仅卖农产品,更在推广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袁虎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