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 树人 铸魂
——莘县职业中专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 苑莘 王晓飞 樊新
春暖花开时节,莘县职业中专学生王献雨两个多月前见义勇为的事迹至今仍在当地广为传诵。
今年元宵节,王献雨不畏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两名落水儿童。这一感人事迹是莘县职业中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的生动体现。近年来,该校实行校级领导帮包级部、中层干部帮包班级、任课教师分包学生制度,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人人、时时、处处”的育人强磁场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育人新格局。
立德
夯实价值根基 筑牢道德底色
品德养成与价值引领是学生成长的根基,该校在教育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德育为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把好舵。
该校坚持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打造“职教先锋,匠心铸魂”党建特色品牌1个,培育党员先锋岗、示范岗20余个,成立暖心志愿服务队4个,创建“党建+N”三全育人模式。过去一年里,该校参评思政示范课堂、金课5个,开展“共上思政课、同心育新人”等宣讲活动6次,36名党员教师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
抓实抓牢思政课程建设是莘县职业中专“三全育人”工作的重点。该校利用校团委的“莘职团团”平台,邀请专家学者等,利用每周三下午,开展“思政大讲堂”活动。2024年,该校在思政教学比赛中获省二等奖一人、市特等奖一人。学校还利用莘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实践性教学,2022级“3+4”本科贯通班学生李明宇被莘县党性教育服务中心聘请为讲解员志愿者。
树人
聚焦全面发展 培育时代新人
立足于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莘县职业中专在师资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建设水平,8个专业被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评为A级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获评省级特色专业;学校开设的16个专业中有12个实现了与对口优质企业或单位共建共培。《机械制图》在线课程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畜禽生产》《中职英语语法荟萃》被评为市级在线精品课程;机电专业教师团队在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计算机应用、康复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牵头或参与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开发。
学校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教案、业务学习笔记等教学常规检查。搭建“课堂智慧监控系统”,实时关注师生课堂状态。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
学校还通过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幅提升了学生劳动意识、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学校成立20余个社团,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
铸魂
厚植家国情怀 熔铸精神品格
过去几年里,莘县职业中专深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塑造新时代职教学子“技能报国、匠心筑梦”的精神内核。
该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定期组织学生到红色研学基地开展情景式现场教学,让学生体悟红色资源的时代内涵。整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历史,形成小故事,充分利用课堂、图书馆等阵地,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课程讲授中不断汲取、铭记,入脑入心。通过这些举措,学生爱国热情高涨,该校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防特色班,让国防教育走进课堂。
学校通过党建带团建开展多样化的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全方位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服务社会过程中带来的幸福感。2024年2月学校被授予“聊城市非遗传承教育基地”。
学校注重工匠精神传承,过去两年,新增浪潮集团等数十个实习实训基地,以及莘县瑞鑫达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共享型实训基地。该校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入4000余个实训工位,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大量技术骨干,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作为集国家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和山东省示范校于一身的中等职业学校,莘县职业中专正用实际行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给出“强国建设、职教何为”时代课题的莘县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