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人如养花 用心才芬芳
■ 韩靖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学生越来越少,2024年9月,杨雪花任职寿张镇小学校长后,意识到小班额管理模式的优势,于是以吕街校区为试点,带领全体师生进行小班额教学改革。
吕街校区一年级只有1个班,我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针对班级情况,所有任课教师讨论决定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布局,在原有“稻田式”课堂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室进行分区。以教室横梁为界,前边是授课区;阅读手工区以小组合作圆桌型呈现在教室右后方,上半学期以绘本阅读为主,下半学期以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为主。数学展示区、音乐区、植物角……分区多样,符合一年级学生教学成长规律。
我要分享的案例就发生在植物角。2024年冬天,我带领学生种了水培蒜苗,从做花瓶、种蒜苗、收割到做蒜苗汤,孩子们在过程中体验了种植的快乐,也收获了知识。
买来水仙花种球后,我带领孩子们从醒花开始,分盆、换水、施肥等,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记录每次水仙花的生长过程,培养孩子们科学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提高语文写作能力。水仙花开了,数学教师王鑫带领孩子们观察水仙花的每个组成部分,为三年级科学课程的学习埋下好奇的种子。
这么美丽的花怎么留下来?美术教师闫伟光和我商量之后,结合一年级孩子情况,让他们在阳光下把水仙花的影子描画出来,再涂上颜色,留下最美的花。
花再美,总会凋谢。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把水仙花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标本书签。每次拿起标本,孩子们都会把种植过程再回忆一遍,学习中快乐的记忆越多,对学习的热爱和向往也就越多。
一年级孩子的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老师有耐心、爱心和细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针对现在小班额教学的情况,我会将更多心思放在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让学习的思维生长发芽。
(作者单位:阳谷县寿张镇小学吕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