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药材带来甜日子
■ 本报记者 赵琦
本报通讯员 郭明洋 穆光新
5月18日,在冠县柳林镇北街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试验田里,一组组喷枪匀速旋转着进行自动喷灌作业,为中药材浇水,成为一道独特的乡村风景线。
北街村300余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种植着太子参、丹参、黄芩,均采用了地插灌溉技术,相比传统漫灌,地插灌溉优势显著。“通过这项技术能够节水、节肥、省工,增加产量和收入,并且能够改善农作物品质及生态环境。”柳林镇北街村党支部书记穆庆松介绍。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柳林镇致力于农业“绿色发展”,逐步推广节水增产增效技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探索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的致富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北街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服务主体+农户”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以中药材产业开发为主线,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突破,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模式。“我们计划增加智控系统,更好地控水控肥,提高产品质量。我们还要进行初级加工,使我们的产品品质更好,卖得更多。”穆庆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