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聚势而强 “链”动沃野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系列报道·“链”上农业篇

通过上游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中游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下游向体验式养生旅游业拓展,东阿阿胶产业实现了“一产控资源、二产抓发展、三产重体验”的完美结合。图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厂区。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农业全产业链不仅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

从东昌葫芦的巧夺天工,到茌平兔养殖的科技赋能;从东阿阿胶的传承创新,到高唐锦鲤的品牌闪耀,再到莘县香瓜的甜蜜事业……聊城市立足农业大市资源禀赋,锚定“农业强市”目标,以“链长制”为抓手,打造“一县一链”特色产业格局,构建起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目前,我市已形成以临清德能金玉米、嘉华生物为龙头的玉米、大豆精深加工集群,年加工能力超200万吨;依托凤祥股份、乖宝宠物等上市企业,建成全国最大白羽肉鸡全产业链和宠物食品生产基地;东昌葫芦、冠县灵芝、临清桑黄等“土特产”年产值超50亿元,魏氏熏鸡、高唐驴肉等爆款产品年产值突破180亿元。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317家,其中省级以上72家,带动65万户农户增收。

“产业融合+品牌提升”

——拓展“链”上价值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河南濮阳的刘强携家人到东阿阿胶城游玩了两天。“在东阿阿胶城,不仅可以了解东阿千年黑毛驴养殖历史和驴皮炼胶、驴肉烹饪等技艺,还能让心灵得到治愈和放松,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刘强感慨道。

东阿阿胶产业是我市产业融合与品牌提升双轮驱动的典范。

通过“3+2+X”模式,上游发展毛驴养殖、毛驴交易、毛驴屠宰三大产业,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中游聚焦阿胶主业,培育多产品多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下游发展大健康服务业,向体验式养生旅游业拓展,东阿阿胶产业实现了“一产控资源、二产抓发展、三产重体验”的完美结合,达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效果。

同在东阿,九顶艾深加工及健康诊疗项目现场,8类100多种艾草产品让游客目不暇接;艾草制品加工中心,一台台全自动卷条机高速运转。该项目立足九顶艾珍贵品种,研发生产全系列艾产品,以及全自动艾灸床、眼部艾灸仪等高附加值产品100余种,并通过电商平台将艾产品销往全国160多个城市。此外,作为东阿县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该项目还与双胶膏方基地联合运营,打造中医药康养产业新高地。

锦鲤被誉为“水中活宝石”“观赏鱼之王”,因艳丽多姿的色彩和千变万化的花纹深受人们喜爱。

“请大家尽情欣赏我们的锦鲤,选择自己喜爱的宝贝。”在高唐县三十里铺镇锦鲤产业园电商直播中心,不少村民正通过电商平台直播。

经过多年发展,素有“中国锦鲤之都”美誉的高唐,锦鲤产业规模和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而今,一尾尾灵动的锦鲤又“游”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高唐县将锦鲤产业与休闲渔业、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了“锦鲤小镇”,打造集锦鲤文化、研学游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产业园。同时,高唐还积极打造锦鲤品牌,连续获得5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2次“全国渔业优势区域奖”。通过产业融合和品牌提升,高唐锦鲤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养殖面积8000余亩,年苗种繁育能力达3亿尾,总产值达10亿元。

双轮驱动,持续提升了聊城农业产业品牌附加值。“聊·胜一筹!”品牌覆盖50余种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达120亿元,带动产品溢价率提升20%。冠县灵芝、东阿阿胶入选“好品山东”,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绿色生态”

——澎湃“链”上活力

科技创新是聊城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绿色发展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山东省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车间内,两个半月大的猫猫兔憨态可掬。“这种兔子能长到3斤多重,非常适合当宠物养。”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汇富农牧位于茌平区肖家庄镇,拥有能繁母兔近30万只,年出产商品兔约1200万只,现为国内养殖体量最大的兔产业全产业链公司。

为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共富能力,汇富农牧注重肉兔养殖全产业链创新,从良种繁育、养殖模式到无公害饲喂,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肉兔养殖产业发展之路。该公司创新“摸黑养兔”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兔舍光照干预肉兔生长,让兔子实现同期发情、同期受精、同期产仔、同期断奶、同期出栏,被业内称为“颠覆教科书式的养殖模式”。

肉兔良种繁育一直是制约中国肉兔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汇富农牧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联合建立了兔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聘请相关专家教授组成研究团队,依靠成熟的技术力量,精心培育了嘉实改良系。目前,该品系已成为适合规模化经营的主要种兔。

同时,该公司立足农业废弃物和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构建生态保护与效益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新体系。

我市突出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依托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攻克灵芝孢子油超临界萃取、桑黄多糖提纯等核心技术12项,申请专利214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8%。冠县灵芝孢子油提取纯度达98%,产品附加值提升10倍;临清桑黄菌种“故道桑黄金1号”通过国家审定,推动产业链向药食同源、保健品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聊城农业产业链发展动力澎湃。

“政策引领+机制创新”

——夯实“链”上根基

顶层设计是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我市以工业思维抓农业,提升配套能力,推动链条增量提速,着力推进农业产业链“链长制”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领与机制创新,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链根基。

每到春夏之交,莘县向外运输香瓜的车辆便络绎不绝,香瓜已成为造福当地数万农户的甜蜜产业。今年,莘县香瓜再度丰收。

“我身后全是现摘的香瓜,甜度可达十五六度,软软糯糯、沙沙甜甜,吃上一口,唇齿留香。”在莘县燕店镇雅里村庆云农资销售部,女主播正向手机屏幕前的观众展示手里的玉菇香瓜。

目前,莘县香瓜有三大系列16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16万亩、产量90万吨、年销售收入64亿元。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好政策引领。

莘县高度重视品牌化运作,注册“莘县香瓜”地理标志商标,申请“莘县香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投资500多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平台;先后建成莘县香瓜地标展示馆、香瓜电商产业园,培育“甜瓜哥”“香瓜姐”“小红帽电商产业园”等一批电商企业,搭上盒马鲜生、东方甄选等平台快车……一项项务实举措,让莘县香瓜香飘海内外。

为给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我市出台《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整合16项政策措施,对企业给予用地倾斜、技改补贴等支持。开展“问需于企”座谈会,协调解决企业诉求。选派3名优秀骨干赴企业开展“助企远航”行动。组织东阿阿胶、凤祥食品、新立信等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大会、东莞“双博会”等展销推介会,展出千余种聊城特色农产品。

此外,我市加强对产业链的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推动龙头企业向“链主”跃升,并积极打造数字化产业生态,推进齐鲁农超平台建设,激活线上新动能。

如今,聊城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全面显现,产业影响力逐步扩大,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

2025-05-30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系列报道·“链”上农业篇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0586.html 1 聚势而强 “链”动沃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