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式思维”补短板锻长板
■ 朱海波
产业链是经济的“筋骨血脉”,以“链式思维”抓产业发展,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发展效益、促进良性竞争、形成规模效应,“链式思维”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我市是农业大市,通过大力发展“链”上农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上开花,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子落而全盘活、点石成金之效。
农业是保生命安全、发展安全的重要产业,是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所系,但它对GDP增长、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及二三产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市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融合”发展,有力地提升了经济效益,扩大了综合效益,在“固底板”的同时“补短板”“锻长板”,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华丽转身。
“链式思维”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点带面、结线成网,以局部促整体,达到从量变到质变之效,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推动发展的方法。今年以来,我市以“链长制”为抓手,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发力,全面提升产业组织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引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发展从有形集聚向有效集聚跃升、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以“链式思维”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发展势能,是常做常新的实践课题,产业链和创新链、服务链要齐头并进,成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不光是抓产业发展要具备“链式思维”,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都要广泛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发展方式,以此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