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综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访嘉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郭瑜
■ 贾新伟
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成功实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如何充分发挥新时代排头兵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增长动力,进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是摆在很多开发区面前的一道课题。近日,记者走进东昌府区嘉明经济开发区,看它在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发展的。
2021年,嘉明经济开发区和凤凰工业园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南北合一,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为更好地适应新发展形势,今年2月10日,东昌府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嘉明经济开发区发展座谈会,为“新嘉明”发展把脉,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如今,嘉明经济开发区实施“管委会+公司”模式,实质性任务已全面完成,现主要承担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发展、企业服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主业。嘉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郭瑜介绍,作为东昌府区招商引资主阵地、工业战线主战场,新形势下的嘉明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突出主责主业,紧盯发展核心,紧扣“经济效益高、创新能力强、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这一总体目标,突出抓好“做大企业”“做强产业”“做优园区”三篇文章,力争在综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打造高质量发展一流开发区。
合并后的“新嘉明”,含嘉明铁东片区、铁西片区、凤凰片区三个功能区域,未来五年,嘉明经济开发区将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引领,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智慧物流、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五大主导产业群为核心的新时代工业“航母”。
为避免产业定位不明确、主导产业不强等情况的出现,嘉明经济开发区认真梳理当前园区主要产业、支柱产业,选准主攻方向,集中发力,完善现有支柱产业的上下游供应,做强园区主导产业,培植切实拿得出、叫得响的产业品牌和龙头企业。
同时,嘉明经济开发区将充分利用好华为数字产业园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中化基金等资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积极发挥“管委会+公司”灵活的园区发展机制,为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为“精优特新”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加劲助力。
围绕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是嘉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主责主业之一。管委会牢固树立“店小二”思想,定期走访,跟上服务,在金融支持、职工招录、员工培训、政策落地、个人需求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打造优良的生产环境。
同时,嘉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不断发挥主动牵头引领作用,通过专家讲座、企业家座谈、分行业领域培训、产学研对接,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做大做强的斗志,争取每年新上规上企业10家以上,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税收过千万企业达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家,努力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3年后产值达250亿元,园区综合评价挤入全省前50名。
“新嘉明的‘新’,是创新,是利用创新思维、现代理念,适应新形势,立足新需求,勇于改革,主动担当……”郭瑜说,下一步,嘉明经济开发区将通过推出去学习、请进来授课、派出去锻炼等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的园区干部队伍,并且,有信心、有决心,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优、实力更强,不辜负全市、全区对开发区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