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林:38年坚守,点亮乡村学子梦想

■ 刘晓伟 魏蕾 刘越超

在鲁西大地一个宁静的乡村里,有一位教师用38年的时光,将一句承诺镌刻成永恒。他就是入选“中国好人榜”、荣获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的茌平区冯官屯镇中心小学教师杨忠林。从青丝到白发,从青年到花甲,他以诚实守信的品格和无私的爱心,为一代代乡村学子照亮了逐梦之路。

38年前,冯官屯镇中心小学条件艰苦,进城工作是众多教师梦寐以求的机会。当难得的进城机遇摆在杨忠林面前时,学生们殷切挽留、渴望知识的眼神刺痛了他的心。面对家人的不解,他毅然留下。这一留,便是大半辈子。

2003年,杨忠林主动承担起全校闻名的“问题班级”的教学工作。面对纪律涣散、学生顽皮的状况,他秉持“言必行、行必果”的信念,从不给学生“贴标签”。凭借真诚与关爱,他逐渐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

“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会仔细分析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杨忠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他的悉心引导下,这个曾经被视为“差班”的集体面貌焕然一新,全体学生最终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学。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杨忠林是“定海神针”,是值得信赖的“灯塔”。冯官屯镇中心小学老师田汶琦感慨:“我最佩服的是杨老师的‘诚信育人’,他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都算数,答应学生的事一定做到。正是这种极致的守信,让孩子们从心底信服他、亲近他。他就像一座灯塔,不仅照亮了学生,也为我们年轻老师树立了标杆。”“杨老师常说,做人要讲信用,答应的事就要努力做到。他从来不骗我们,对我们特别好,特别有耐心。我们班同学都喜欢上他的课,有什么困难都愿意找他,他就像我们的爷爷一样。”该校五年级四班学生董紫萱说。

“我这辈子就做了教书这一件事。看着一批批孩子从懵懂到成才,走出乡村,改变命运,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杨忠林深情地说。一句朴素的承诺,三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他用诚实守信构筑起师生间最坚实的桥梁,用无私奉献为乡村的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当老师,贵在‘诚’字。对学生诚心,对承诺诚信。守住了讲台,守住了对孩子们的诺言,这一生,值了。”杨忠林的话语,道出了他一生的教育信念。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位甘守清贫、乐教乡梓的“中国好人”,用半生的光阴,书写了“美德山东”“厚道齐鲁”最生动的注脚。

2025-07-0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2251.html 1 杨忠林:38年坚守,点亮乡村学子梦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