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安全”模式重塑患者就医体验,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升级全开放式病房服务体系

本报讯 (周长才 任喜荣) 7月2日,笔者从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获悉,为满足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多元化、人性化的诊疗需求,该院近期对精神科全开放式病房服务体系进行了升级扩容。该院在成功运行原有开放式心理康复病区的基础上,新设了开放式焦虑障碍病房、抑郁症病房及睡眠医学病房。系列开放式病房主要面向病情稳定、有住院治疗需求但对传统封闭管理存在顾虑的轻度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旨在提供更尊重患者自主性、更具生活化氛围的治疗环境。

开放式病房的核心在于赋予患者更大的行动自由度。“在保障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力求为患者创造宽松、舒适的环境。”开放式抑郁症病区主任杜志国介绍,“患者上午需配合查房和治疗,完成既定计划后,可根据个人需求自由出入病区,但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这既保证规范治疗,也最大限度尊重患者自主性,减轻‘被禁锢’感。”

开放式病房位于医院厚德楼。院区为花园式设计,配备健身器材。病区环境设计体现“家庭化”和“去机构化”理念,设置单人间、双人间及多人间。部分单间配备生活设施,营造温馨居家氛围。病区还设有独立的亲友探视室、心理治疗室、活动室等,确保患者“一站式”接受药物、物理及系统心理治疗。

“相较于传统封闭式病房,开放式病房具有‘类家庭’环境和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可显著降低住院本身可能带来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主观舒适度。这种环境更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保持和康复,对于改善轻中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疾病的短期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杜志国介绍。

开放式病房收治对象有明确标准。“目前开放式病房主要收治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应激及相关障碍,以及以躯体症状为主诉但无器质性病因的心身障碍患者。”开放式焦虑障碍病房主任汤庆军强调,“安全是生命线。入住患者均需经过严格‘一对一’访谈及标准化量表评估。”

评估旨在确认患者病情稳定、轻症,无自伤或伤人风险,且具备自制力、治疗依从性并自愿住院。“专业评估确保每位患者符合条件,从源头保障安全与疗效。”汤庆军补充道。

开放式病房管理遵循“宽而有度,松而不懈”原则,管理制度完善。“相比门诊,开放式病房能提供更全面、系统、深入的诊疗。”心理康复病房主任安玉勇介绍,专业团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安排“一对一”心理治疗,并定期组织团体心理治疗及手工制作、音乐治疗等康复活动,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安全管理尤为周密。医护人员定期评估患者病情,一旦发现潜在风险,立即启动转诊流程,确保患者转入适宜病区。原则上要求家属全程陪护,患者出入须在家属陪同下进行。

开放式病房的一系列实践为我市精神卫生服务开辟了新路径。“我们积极推进精神科与院内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等科室及区域综合医院建立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医务科主任赵海英表示。

“临床上常有患者因反复心慌、胸闷、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辗转就诊,检查无异常。这常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相关。”赵海英解释,“MDT机制有助于早期识别此类‘隐匿性’患者。他们病情轻、自律性好,是开放式病房的理想对象。在此环境下,通过专业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身心痛苦,避免资源浪费。”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全开放式病房的设立与扩容,打破了传统束缚,体现了对患者尊严与康复需求的尊重。其不仅服务于本地精神疾病轻症患者,也契合高压人群对心理健康维护与主动干预的新需求。作为“精神卫生服务年”的重要服务举措,该模式的深化标志着我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保障群众心身健康提供了更优质多元的选择。

2025-07-04 以“自由+安全”模式重塑患者就医体验,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2476.html 1 升级全开放式病房服务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