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飞出致富鸽
■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7月15日一早,还没到上班的时间,纪红娟就收拾整齐走进了自己负责的鸽舍。捡拾鸽子蛋、清扫卫生、打开自动喂料机……一连串熟练的操作之后,她又逐一观察幼鸽的生长情况,就这样在忙碌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纪红娟是聊城华宝畜禽养殖场的一名饲养员,这个位于东昌府区广平镇贾刘村的养鸽场,如今已然成为山东省内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米玛斯”肉鸽养殖基地。
“我们公司占地面积150余亩,现有标准鸽舍80栋,设计存栏量20万只。现在,一半左右的鸽舍实现了全自动化喂料、清粪。”聊城华宝畜禽养殖场负责生产的管理人员杨秀介绍,像纪红娟这样的熟练工,一个人可以同时管理两栋鸽舍、6000只左右鸽子,每月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前几天刚发了工资,这次到手又有1万多元。来这里上班三四年了,离家近,又有这么高的工资,工作起来很带劲。”纪红娟一边往饲料盒里添加饲料,一边顺手挑拣出食槽里的羽毛,爽朗地笑着说,“每次拿着高工资回家,说话的底气都足了。”
聊城华宝畜禽养殖场建于2019年,现存栏种鸽16万余只,年出栏商品鸽100万只、鸽子蛋60万枚,年总产值3500万元左右。“一只鸽子”如何实现千万元产值,助力村民们发家致富?该养殖场负责人贾国光聊起了自己的致富经。
“我们日常以销售种鸽和肉鸽为主,大多销往北京、上海、江苏以及东北地区,每只肉鸽最高售价在20元左右。作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区,我们采用双母鸽养殖与假蛋孵化技术,鸽子月产蛋量显著提升。鸽蛋被誉为‘动物人参’,营养丰富,售价约6元一枚。”贾国光说,鸽子全身都是宝,除了销售种鸽、肉鸽外,还可出售鸽子粪给有机化肥厂及大型农场。“场区目前有90多名工人,大多来自附近村镇。接下来,我们计划追加投资建设二期项目,扩大养殖规模,吸纳更多村民务工,不断拓展联农、带农、助农渠道,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
“这个养殖基地起步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我们以此为契机,在产业体系构建上,打造‘三基地一园区’核心架构,发挥华宝畜禽、桂柳鹅业、金玉粮源和山东融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甜瓜技术产研院龙头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东昌府区广平镇副镇长韩霜霜介绍,该镇将继续紧扣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深挖资源潜力,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