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校搭台 “田秀才”唱戏

——十五里园镇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 本报记者 钟伟

本报通讯员 刘怀宇 徐晓帆

“叶片发黄别急着追肥,先看棚里的湿度计!”7月14日,在阳谷县十五里园镇蔬菜种植示范区,“田秀才”党安举的“大棚管家课”人气十足。从精准调控温湿度的“呼吸节奏”,到茬口科学衔接的“时间表”,再到水肥一体化的“营养餐”,党安举的“土办法”里,藏着降本增收的“硬科技”。今年,在他的全程指导下,蔬菜大棚病虫害发生率下降了三成,亩均效益提升超千元。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十五里园镇以新农村业校为载体,依托“田秀才”农技推广队伍,聚焦大棚蔬菜种植、优质麦种推广、樱桃栽培三大领域,通过实用技术传授与经验分享,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从春耕到夏管,十五里园镇乡间活力迸发,不仅在蔬菜大棚开出了“科技处方”,还在麦田边推广着“良种良法”。孟堤口村种粮大户姬传平是“田秀才”队伍中的“麦专家”。他常说:“好种子必须配好方法,否则就浪费了这‘金种子’。”他重点推广优质强筋麦种“中麦578”,并用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传授核心技术,同时配套推广精量播种等良法。经他指导的示范田,今年亩产达1400多斤,让农户真切感受到“良种+良法”的叠加效益。

新农村业校的课堂不讲深奥理论,传授的都是种植能手的实战经验。玄庄村樱桃园中,“田秀才”李献明被果农们团团围住。他手中的修剪刀上下翻飞,边演示矮化密植技巧边传授心得。针对果农普遍担忧的坐果率低问题,他将多年经验总结成口诀搬进课堂,并连续在果园蹲点指导20天。如今,经他指导的樱桃园亩产显著提升,果形匀称、糖度高,每斤售价比往年高出1元,真正实现了优质优价。

“新农村业校把田间经验变成教学案例,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推广接地气、有实效。”十五里园镇党委书记高传振表示,该镇将持续完善“土专家”“田秀才”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扶持与服务配套力度,推动更多源于实践的“泥土智慧”转化为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金钥匙,让科技兴农的种子结出丰硕果实。

2025-07-17 ——十五里园镇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3105.html 1 业校搭台 “田秀才”唱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