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守护 不负所“托”
——聊城创新托管服务破解暑期“带娃困局”
■ 郝凯
暑假期间,对于许多双职工家庭来说,孩子“看护难”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我市通过创新开展一系列托管服务,使这一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其中,莘县、东阿县等地充分运用企业资源,营造了安全、充实的托管环境,让孩子们在假期中学习成长,父母得以安心工作。
社区联动 护航成长
在莘县燕塔街道,暑期托管服务覆盖飞泰社区成教中心、尚都社区儿童之家和振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个地点,方便家长就近选择。托管班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提供个性化辅导,并组织志愿者团队帮助孩子们解决作业难题,梳理学习思路,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课程设计上,融合了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和实践技能。例如,通过红色故事展播、剪纸、泥塑和太极拳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一位家长表示:“孩子每天回家都兴奋地分享新学的手工技巧,作业不拖拉了,我们也能专注工作。”
莘县俎店镇则依托村级家长学校等阵地,推出“爱心托管心连‘新’”服务。托管班配备专职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确保安全与质量。课程涵盖安全教育、趣味阅读、手工制作和心理辅导等。俎店镇陈集村村民李红感慨道:“以前暑假只能委托老人看孩子,现在托管班开到家门口,孩子开心,我们放心。”
这种社区托管模式不仅覆盖了职工子女,还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成为破解暑期“带娃困局”的基层范本。
高标准托管 安全无忧
作为全国爱心托育单位,聊城交通汽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夏季推出“工助未来”暑假托管班,严格对标省级标准。托管服务面向小学阶段职工子女,为期25个工作日。托管场地人均面积超3平方米,配备专职看护团队,师生比控制在1:8;每日健康监测、消防设施核验和全程监控,确保安全无死角。此外,公司还为每个孩子投保意外险,并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从源头消除隐患。
课程内容兼顾学习与娱乐,上午以作业辅导为主,下午则开设手工创作、形体训练、非洲鼓等特色课。实践活动尤为亮眼,孩子们可参与烘焙制作和足球友谊赛,在玩乐中提升综合素养。饮食方面,公司提前调查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和过敏史,职工餐厅提供荤素搭配的均衡膳食,并确保每日新鲜水果供应。一位职工反馈:“托管班让孩子吃得营养、玩得尽兴,我们上班再也不用分心了。”
资源整合 多元发展
东阿县铜城街道的托管服务以“多方联动”为特色。每年暑期,从返乡大学生中筛选10余名志愿者担任教师,既解决了师资短缺问题,又为青年提供实践平台。场地依托琉璃井职工之家,持续升级硬件设施。
铜城街道联动辖区单位,整合教育、医疗等资源。例如,东阿县第三实验小学开设志愿音乐课,专业教师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社区人员化身“乒乓球教练”,手把手教学;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开展“牙医小课堂”,普及口腔健康知识。这种“社区+学校+医疗”的联动,让孩子们在托管中接受全方位教育。一位家长称赞:“孩子不仅完成了作业,还学会了下棋和打乒乓球,假期过得相当充实。”
目前,托管服务已凸显成效。据初步反馈,莘县燕塔街道托管班和聊城交通汽运集团托管班的家长对服务均表示非常满意。这些案例表明,通过工会等纽带,有效整合社区、企业和学校教育资源,“带娃困局”并非无解。
未来,聊城计划推广暑期托管服务,将触角延伸至更多乡镇,同时,推动课程创新,增加科技体验、户外探索等内容,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阳谷县李台镇小学校长杨继勇表示:“托管班不仅是看护场所,更是素质教育的延伸。这些探索为乡村小学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暑假,是孩子们放松身心、探索世界的美好时光,也是亲子关系升温的黄金期。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持续破解“带娃困局”,让家长们不再在“工作”和“带娃”之间疲于奔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充实且安全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