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热爱而笃行 为责任而坚守

——记高唐县第二中学教师张芸霞

■ 刘德策 刘华路

7月16日,高唐县年轻干部“改革创新 奋楫争先”擂台赛落下帷幕,高唐县第二中学教师张芸霞凭借扎实的教学实践与创新探索,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五年教育生涯的肯定,更映照出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不负热爱,不辍耕耘”的初心与担当。

以传承为光

照亮成长之路

第一次参加教学比赛的经历,张芸霞至今记忆犹新。“前辈老师把多年经验倾囊相授,我反复磨课到深夜,就是想把每一个知识点讲透。”在前辈们的鼓励下,她从县一等奖起步,一步步拿下市特等奖、省一等奖,在竞技中快速成长。

2022年接过备课组长聘书时,她曾因担心扛不起责任而辗转难眠。同事默默递来的润喉糖、老教师主动分担的命题任务、年轻教师连夜赶制的成绩分析表,让她豁然开朗:“备课组长不是独撑大局的擎天柱,而是让每个成员都发光的发光板。”在她的带动下,备课组形成“集体研课、资源共享、靶向突破”的协作模式,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筑牢根基。这份传承中的协作与担当,早已为今日的荣誉埋下伏笔。

以创新为刃

破解教学难题

“学生总在同类问题上反复出错,这是教学中最棘手的痛点。”面对这一难题,张芸霞没有回避,而是带领备课组深耕 “错题重做”课题研究。他们建立错题数据库,按知识点分类梳理,针对薄弱环节设计专项练习;创新“错题归因课”,引导学生从“错在哪里”转向“为何出错”,从根源上降低错题复现率。

“错题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张芸霞说,经过两年实践,学生错题复现率下降近40%,知识薄弱点得到精准补强。曾经的教学“绊脚石”,在靶向施策中变成了提升学业效能的“垫脚石”。在擂台赛上,当她平静讲述如何将细碎的教学实践转化为改革成果时,评委们看到的,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对“改革创新”最生动的诠释。

以真心为尺

丈量教育温度

作为班主任,张芸霞的日程表永远与学生紧密相连。

“有你真好”“谢谢您陪我们走过最难的日子”——学生的拥抱、毕业相册上的留言,让她明白:那些错过的亲子时光,正以另一种方式传递着爱。去年出差12天的经历更让她动容:学生们表面“抱怨”她不在,却偷偷给她的绿萝浇水,把桔子、巧克力塞进她办公桌,用细碎的惦念编织成温暖的网。“这就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岁月里的真诚陪伴。”她在擂台赛上的感慨,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到县域中学教师,从初登讲台时紧张到声音颤抖的新手,到带领团队突破创新的备课组长,张芸霞用五年时光回答了最初的选择:“因为爱,爱这所学校、爱这些学生、爱这份事业。”

捧着一等奖证书,她的目光依然坚定:“这份荣誉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我要持续学习,绝不做学生成长的天花板。”正如擂台赛评委所言,这份荣誉不仅属于张芸霞个人,更属于每一个在晨光中备课、在深夜里批改、在平凡中坚守的教育工作者。

2025-07-22 ——记高唐县第二中学教师张芸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3370.html 1 因热爱而笃行 为责任而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