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粮仓”护粮安

■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登记、扦样、检验、计量、入库、结算……2000公斤小麦不到一小时便“丝滑”入仓。7月26日,东阿县村民刘圣之将满满一车小麦送到东昌府区梁水镇国兴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对车牌、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逐一进行核对登记。

登记完信息后,刘圣之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把车开到扦样区。一台数米高的全自动扦样机伸展着机械臂,在粮车内随机选取了三个点位进行采样。国兴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军说,在检测中心,检测人员会对小麦进行细致观察,评估其色泽及外形是否符合标准。接着,闻气味检查小麦是否存在霉变现象,并随机挑选一两粒小麦进行品尝,判断其水分含量。

检测人员利用谷物分析仪、不完善率检测仪等设备,对小麦的容重、水分、杂质含量以及不完善粒、湿面筋等重要指标进行逐一精确测量,并将所有测量结果详细记录在案。“所有检测结果合格后,保留部分样品,货车方可前往仓库进行卸货。”赵军说。

不到10分钟,麦子就完成所有检验,刘圣之拿着粮食质检确认单,驾驶车辆来到卸粮坑。他送来的麦子品质比较好,且已经晒好,可以直接入库。

“粮食卸载至卸粮坑后,通过提升机输送,再经过除尘筛筛选处理,进入湿粮仓进行暂存,随后转入烘干塔进行干燥处理,最终方能入仓储存。”仓库管理人员李凯介绍,“小麦水分含量如果低于13%,能直接入仓库,不需要再经过湿粮仓及烘干塔的处理。”谈话间,刘圣之的粮食就卸完了,并已经领到了钱,他笑着说:“非常快,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目前,该服务中心现有的4座小麦粮仓基本“满员”,2座玉米粮仓正静待秋季成熟时节的到来。

2025-07-2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3687.html 1 “智慧粮仓”护粮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