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上云端 屏上忙耕耘

——东阿打通农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 本报记者 史守侠

8月10日,东阿县杜站长工作室工作培训学习微信群里,一位农户发来几张长势瘦小、叶片枯萎的黄瓜图片。工作群技术员马上回复:“这株叶片上有黄绿相间的病斑且皱缩畸形,长势也明显变差,应该是感染了病毒。”因感染病害而出现大小不等黄褐色病斑的叶片,坠在地上从而“偷”走整个植株营养的大个黄瓜……不一会儿,该工作室农技人员就以这些场景拍摄了几条短视频发至群里,介绍黄瓜出现病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农技推广服务是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东阿县杜站长工作室依托抖音短视频、即时社交工具等数字化手段,显著提升了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如何应对高温?强对流天气来了怎么办?哪些药能掺在一起、哪些不能掺?……一年四季,东阿县农业农村局111名技术员轮流值班,围绕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或者比较特殊的话题来讲。农业生产往往是综合性的,我们想让大家把前因后果弄明白,学会科学的种植、养殖方法。”东阿县杜站长工作室技术员常兵介绍,“工作室刚成立时,打热线电话的人很少,随着农户知晓率的提高,打电话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我们不仅设立了技术服务热线电话,还有微信群、抖音号,很受农户欢迎。”

为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及新型社交软件,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培训工作,该县设立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训群,把农业技术以视频的方式一级一级向下转发,最终到村级农户群里,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农户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网络聊天工具,反馈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获得技术员的解答。

截至目前,东阿县健全了县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县级设立由高级职称技术员带队、涵盖所有县级技术员的“胶乡农业技术服务总队”,按照产业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县级“杜站长工作室技术热线”24小时在线,高级职称技术员带班值班,所有技术员轮流值班,不仅方便及时解答农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还提升了技术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镇街层面成立技术服务队,由农技站站长担任服务队长,各产业领域有技术特长的民间人士担任分队长,专业技术力量和民间技术力量相结合,既弥补了镇街技术力量的不足,又调动起民间技术力量的积极性,解决农村产业分散,小农户和大产业、大市场不适应等问题。在村级确定杜站长工作室农业技术服务联络员,负责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送到每一个农户身边。

2025-08-14 ——东阿打通农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563.html 1 农技上云端 屏上忙耕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