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为媒,激发城乡新活力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通讯员 赵立美
8月11日清晨的临清运河广场上,潭腿爱好者拳脚生风,太极拳习练者行云流水,广场舞队伍舞步轻快……如今,在临清,体育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方式,更成为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近年来,临清市深耕全民健身沃土,以体育为媒,开展经常性、传统性、品牌性的全民健身活动,涵盖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传统武术等多个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城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8月6日傍晚,在前善董村文化广场,揭开了第三届“康BA”村级篮球赛的序幕。这场乡土味十足的体育盛宴,汇聚了全镇11支代表队,近千名村民将赛场层层包围。开幕式上,消夏演出融合歌曲、互动游戏与反诈宣传多种形式,乡亲们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距离。“节目接地气,邻里欢聚一堂,这样的活动年年办才好!”村民王宗朋说。
赛场上,球员们的每一次拼抢都点燃全场热情。团结篮球队队员由硕急转身突破防守的瞬间,引来观众席阵阵欢呼;场下自发组成的啦啦队加油声此起彼伏,使乡村夜晚变得异常热闹。“希望通过‘康BA’这样的活动,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增强村民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村党支部书记王传众说,村里正计划升级灯光球场、增设村民市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临清市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上同样成果显著。目前,该市已实现600个村的体育器材安装和16个镇街“两个一”体育建设工程全覆盖。全市现有体育场地1887处,占地总面积180万㎡,其中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5㎡。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还建成了临清市体育馆、体育公园、运河广场等标志性场所,“城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初步形成。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所有公共体育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极大满足了市民健身需求。
“今年,我们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再引进一批智慧健身器材,为各村居(社区)购置280件体育健身器材,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