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与企联建 手拉手致富
——新华路街道探索资源共享特色发展新途径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8月14日清晨,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西胡村糕点厂上班的高颖早早出门上班:“以前在外打工,不仅累还挣钱少,现在在家门口干活,收入高还自由。”
这是临清市新华路街道“村企联建”结出的硕果。近年来,新华路街道以“村企发展互补、产业关联融合”为思路,将“企业所能”与“乡村所需”有机结合,培育出土地流转式、产品订单式、产业工坊式、要素互补式、资金入股式“五朵联建金花”,实现了集体增收、企业发展、群众致富的多赢局面。
在西胡村糕点厂,商博瑞超市采购员王军对新款糕点包装盒赞不绝口:“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符合现代审美。”此前,村里的月饼只在中秋前后生产,节后便歇业。与商博瑞超市签订订单后,超市协助研发了枣泥、核桃等多种糕点新口味,糕点从季节性产品变为常年畅销货。糕点厂还吸纳了50名固定工和100多名零散工,人均年收入显著提升。
村企联建不仅推动了产业升级,更激活了闲置资源,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西陶村仓储物流园,58岁的村民陶秀兰正麻利地给苹果套网套。“这把年纪外出打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又不想在家闲着。现在在家门口的物流园工作,一天干6个小时挣80元,中午还能回家吃饭,很方便。”该仓储项目是西陶网格党支部与融泰产业园联建的成果。村集体把闲置地块租给企业,每年稳收3万元租金,30多名像陶秀兰一样的村民成了上班族。村党支部书记陶训贵感慨:“以前地荒着、劳动力闲着,现在好了,货车天天来,村民‘钱袋子’每个月都鼓鼓的。”
同样在村企联建的作用下焕发新生的还有杜庄村。杜庄网格党支部与幸福里公司联建的民宿项目,盘活了村里的24亩闲置土地和3间老屋,改造成民宿和火车头主题餐厅,一年为村集体增收14万元,同时带动了200多名村民就业。“以前守着文旅资源不会用,现在好了,游客来了,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小卖部,日子越过越红火。”杜庄网格村党支部书记尚红秋指着不远处的烧烤区,满脸自豪。
“村企联建不是简单的‘企业帮村’,而是要构建‘发展共同体’。”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说,街道将积极串联周边特色资源,吸引更多村庄加入,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