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A1版:要闻
研发赋能+产业链协同
聊城高技术制造业增势强劲
本报讯 (记者 王鹏 吴兆旭 通讯员 王亚飞) “前不久,我们出口智利的N8纯电动客车在比奥比奥大区首府康塞普西翁市交付,成为当地引进的首批新能源客车。”8月15日,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朱永虎介绍。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客车的企业之一,中通客车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保持在5%左右,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相关专利超过700项。“我们开发了独有的整车逻辑控制,使新车型相较于上一代平台能耗降低8%,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客车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景涛说。
为支持企业发展,我市将中通客车确定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的头雁企业,不仅把他们的科研投入纳入专项资金补贴范围,还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组建工作站,重点攻关车路协同优化等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今年我们指导企业建设了山东省新能源商用车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市科技局副局长和学勇介绍。
除了横向的支持,纵向依托省内企业构建的产业链创新链也是中通客车持续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后盾。“我们与山东重工集团旗下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成功推出了多款畅销国内外的产品。”谈及企业的竞争优势,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晨充满信心。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构建“453X”现代化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增加值同比增长11.9%,高于全部规上工业3.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