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区
材料后补让群众告别“反复跑”
本报讯 (记者 商景豪 通讯员 张营营) 记者8月17日了解到,开发区在建筑垃圾产生核准中推行“材料后补、流程前移、同步进行”服务模式,让办理这项业务的群众告别了“反复跑”。
日前,在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王先生对此深有感触:“本以为缺了份承诺书又得再跑一次,没想到窗口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通过‘容缺受理’模式办理。他们一边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勘验,一边让我回去补材料。当天完成勘查,下午补齐材料,核准证很快就拿到了,确实方便!”
针对建筑垃圾产生核准申请中偶发非关键材料临时缺失的情况,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主动打破“材料不全不受理”的思维壁垒。在申请人信用良好、核心要件齐备的前提下,大胆启用“容缺受理”机制。业务一经受理,信息即刻推送至现场勘查部门,勘查任务同步下发、人员迅速响应。“补材料”与“看现场”两个关键环节由“串联”转为“并联”,勘查人员无需等纸质材料齐全,即可依据系统信息快速赶赴现场核查实际情况,申请人则可安心在承诺期内补充完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