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例行吹风会

优化政策支持体系 推动制造业深度转型

本报讯 (记者 于新新) 8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解读《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副市长周涛解读了《政策》的有关内容。

周涛介绍,聊城市坚持制造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纵深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制造业发展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22年的30.2%提高至2024年的32.5%,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产业成功迈上千亿级台阶,规模能级持续跃升。近三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7.5%。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6个,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培育省级“产业大脑”5个、省级DCMM贯标试点106个,推动3000余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实数融合成效显著。目前,我市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拥有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等优质企业1166家,数量是2021年底的近10倍,企业主体活力迸发。

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激发产业活力,我市在充分评估原有政策成效的基础上,对现行涉企政策进行系统优化整合,形成了全新的政策支持体系。《政策》聚焦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环节,系统集成为六大板块、20条具体措施。

推动创新能力提升。主要包括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创新平台升级、鼓励研发创新等5条政策,旨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能级和水平,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撑”。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主要包括促进稳定增长、推动做优做强、助力开拓市场等6条政策,既覆盖企业稳增长、提效益、拓市场的共性需求,也包含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个性化政策。

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主要包括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四首”研发推广、支持质量品牌打造等3条政策,进一步引导企业重改造、强研发、塑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

加快智改数转步伐。主要包括推动智能制造和促进数字化转型2条政策,强调发挥“聊城市新型工业化智慧平台”枢纽作用,打造智能工厂,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鼓励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引领互联网平台提升2条政策,对产业集群、产业链促进机构等予以奖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绿色制造水平。主要包括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和引导资源综合利用2条政策。其中引导资源综合利用支持政策,旨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本轮政策以“真金白银”的财政奖励为核心,突出“精准滴灌”与“系统赋能”,呈现三大鲜明特点。

支持导向明确。聚焦重点任务,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例如: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奖励。

坚持分类施策。政策体系兼具普惠性与前瞻性,既包含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普惠性政策,也突出支持引导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个性化政策。例如:在引导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方面,对纳统后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1亿元、5亿元的未来材料、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奖励。

注重横向协同。系统整合优化了现行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强市、质量强市等系列涉企政策,着力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政策合力。例如:“推动创新能力提升”部分,主要整合优化了我市科技强市、人才新政35条等现行政策。

2025-08-22 我市召开《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例行吹风会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5076.html 1 优化政策支持体系 推动制造业深度转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