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蘸两河水 墨染水城韵

——“两河明珠 大美水城”书画名家聊城主题创作精品展亮相济南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贾同甲

本报通讯员 王梦婕

8月20日上午,“两河明珠 大美水城”书画名家聊城主题创作精品展在山东画院美术馆拉开序幕。本次展览是聊城文艺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繁荣聊城书画艺术事业的重要活动,也是大力宣传推介聊城、提升聊城书画艺术水平、加强聊城与省内外文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4日。

一幅播种耕耘后的丰收长卷

“今年4月,我院受聊城邀请,组织艺术家深入东昌府区、临清市、高唐县等地,采风写生,并与当地书画家交流研讨。”山东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樊磊回忆道,艺术家们亲身感受了黄河的壮阔、运河的灵动,领略了聊城悠久的历史遗存、独特的民俗文化、充满活力的现代发展图景,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本次展览由山东画院、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聊城市城市管理局主办,精心呈现了特邀名家、山东画院画家、聊城本土精英艺术家三大群体的艺术探索。他们用情用力感受生活,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共同绘就了展现“两河明珠”独特魅力与“大美水城”时代风采的丹青长卷。

近年来,聊城文艺战线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创作精品力作,在“兰亭奖”“泰山文艺奖”“省精品工程”等奖项中获得佳绩,广大书画名家交出了硕果累累的艺术答卷。

一扇展现聊城风貌的文艺窗口

“咱莘县的瓜菜菌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县域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第一县’……”站在参展画作前,聊城市美协副主席、莘县美协主席王晓光介绍起了自己的创作初衷。怀着对家乡的自豪之情,他连续创作了4幅以莘县蔬菜为主题的画作,并将这个系列命名为“莘州新蔬”。

聊城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厚的文化资源,全市上下作风深化、实干争先的崭新气象,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沃土、灵感源泉。

孙棋的《卫河之畔》,以水墨之妙,展现生生不息之气;张士正的《经典诗词创作》,以行书、隶书之美,歌颂光岳楼、山陕会馆;王馨德的《湖上竞舟》,以龙舟划桨之美,展现昂扬向上之姿……本次展览,是对聊城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的抒写,是对聊城历史之美、人文之美、时代之美的展现,是提升聊城城市形象、扩大聊城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的良机。

“作为一名在聊城生活过20多年、深受李苦禅画风影响的艺术工作者,我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无比自豪,更为家乡如此重视文化建设、搭建如此高规格的艺术平台而由衷欣慰。”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张望感慨道。

一场佳作荟萃的艺术盛宴

本次展览,汇聚了全国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190余幅,艺术家们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精湛的艺术手法,对“两河明珠”进行深入诠释,对“大美水城”致以深情礼赞。

“这些作品,或雄浑厚重,或清新雅致,或古朴典雅,或现代奔放,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同样是从聊城走出来的著名画家李学明评价道,每一笔、每一墨,都浸润着艺术家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理解。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薛兆立介绍,聊城文艺战线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益求精、潜心创作,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服务人民、唱响主旋律的文艺精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新篇章贡献文艺力量!

2025-08-22 ——“两河明珠 大美水城”书画名家聊城主题创作精品展亮相济南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5080.html 1 笔蘸两河水 墨染水城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