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人民医院
微波消融术拆掉高龄患者体内“定时炸弹”
本报讯 (刘庆功 兰菲 杨秋宜) “在精准医学时代,微波消融等介入微创技术以毫米级精度,为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提供安全而高效的治疗新选择。”8月18日,聊城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焱说。近日,该院呼吸介入团队成功为75岁的赵珂(化名)实施CT引导下肺结节微波消融术,仅通过一个针眼大小的创口,就精准“拆除”了其右肺中叶那颗直径约16毫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术后两天,赵珂便顺利出院。
赵珂在体检中发现肺部有结节,来到聊城市人民医院肺结节门诊进一步诊治。胸部增强CT提示该混合磨玻璃结节属高危病变,需积极处理。但患者年事已高,肺功能较差,并有膝关节手术和股骨颈骨折史,传统肺癌根治手术风险极高,治疗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挑战,王焱带领团队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最终确定了“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微波消融术”的微创治疗方案。术前,团队借助三维重建技术反复模拟进针路径,并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在CT实时引导下,医生将仅1.6毫米粗细的消融针精准置入结节中心,消融针释放微波能量,使病灶区域被高温灭活。手术历时约30分钟,术中仅发生少量可控气胸,未见出血。术后,CT显示病灶被完全覆盖,赵珂仅感觉轻微疼痛,皮下气肿被迅速吸收,第二天即出院。
据王焱介绍,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技术,已成为治疗早期肺癌的重要方式,尤其为高龄、高危患者提供了根治机会。该技术通过微波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与外科手术形成优势互补,极大丰富了肺结节和早期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
该技术具有多项核心优势:创伤极小,仅留下针眼,术中出血量通常不足5毫升;肺功能保护良好,肺活量保留率超95%;恢复快,多数患者术后一天即可恢复日常活动,观察1—3天可出院;治疗费用较传统手术降低约40%。
王焱指出,微波消融术尤其适用于以下人群:因高龄、心肺功能差等原因无法耐受外科手术者;拒绝外科手术者;综合治疗后残留病灶者;多发磨玻璃结节需处理的患者;术后新发病灶或残留病灶无法再次手术者。
王焱特别提醒,并非所有肺结节都是肺癌,但及早发现、准确诊断、及时处理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随着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等微创技术的日益成熟,我们能够以毫米级精度为更多高风险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王焱表示,“早期肺癌可治愈已成为现实,患者不必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