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
茌平“e站通”破解民生难题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通讯员 梁杰) 8月20日,记者在茌平区了解到,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茌平区坚持“硬件改造”与“治理创新”双轮驱动,积极引入数字化手段优化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枣乡便民e站通”微信小程序,高效响应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日前,茌平区润城花园小区新建的7座电动自行车车棚及安装的500个充电插座正式启用,切实解决了居民非机动车停放与充电难题。这一民生实事的快速落地,得益于该区新打造的“枣乡便民e站通”数字化服务平台。
小区居民王丽表示:“以前电动车充电非常不方便,居民要么推车上楼,要么从窗口私拉电线,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有了公共充电桩,扫码即可充电,电价与家用电相同,省事又安全。”
建于2017年的润城花园小区因早期未规划充电设施,居民意见不统一,改造工程一度难以推进。区住建部门以“枣乡便民e站通”为抓手,打通线上线下民意沟通渠道,并结合“马扎议事”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下沉小区,听取居民建议,协调解决方案,最终推动车棚建设顺利落地。
除安装充电设施外,该平台还精准对接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例如,有居民反映小区临河,夏季蚊虫滋生,住建部门接到诉求后,迅速协调物业在相关单元安装灭蚊灯,获得居民好评。居民王悦说:“反映问题没多久就装上了灭蚊灯,现在终于能开窗通风了,特别满意。”
目前,“枣乡便民e站通”已覆盖城区93个小区,整合了民意直通、便民服务、红色物业等八大功能,形成“群众点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党员办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显著提升了民生诉求的响应与处置效率,累计处理群众反映问题44件。
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洪锋表示,该小程序自上线以来运行效果良好。下一步该局将继续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通过优化功能、加强推广和服务协同,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实现“一室一队一软件,服务小区大民生”,切实增强居民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茌平区不仅新增停车位405个、健身器材40余套,完成70%老旧小区的适老化与智慧化改造,还通过数字化平台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社区服务,使城市更新既有温度,更显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