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夜市多配几个垃圾桶
■ 姬翔
热闹的夜市,是城市夜经济活力的缩影。密集的摊位、涌动的人流,让城市充满烟火气,但沿途难寻的公共垃圾桶,却成了“短板”。
夜市本是垃圾产生的“重灾区”。烤串竹签、饮料瓶、食品包装袋……这些即时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若没有就近垃圾桶,要么被游客攥在手里直到“忍无可忍”,要么成了地面上的“视觉污染”。不少摊主也犯愁,顾客随手丢弃的垃圾堆积在摊位周边,额外增加了他们的清理负担,久而久之也会影响生意。
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乎民生体验。一个小小的垃圾桶,考验的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聊城的夜市较多,汇聚了众多商户,摊位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美食香气四溢,每天吸引着大量市民休闲购物、品尝美食。正因如此,夜市需要更高密度的垃圾收集设施。合理布点垃圾桶,既能减少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也能让保洁人员的作业更高效,形成环境维护的良性循环。
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相关部门可通过实地调研夜市动线,在摊位间隙、夜市出入口、休息区等关键节点增设垃圾桶,并确保数量与客流量匹配;同时建立高频清理机制,避免垃圾桶满溢造成二次污染。不仅能让夜市环境更清爽,还能让市民在享受烟火气时多一份舒心。
城市的温度,往往藏在这些细微之处。给夜市补上垃圾桶这块“拼图”,才能让热闹与整洁同行,让夜经济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