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韩云超 王清雪

8月21日,度假区朱老庄镇南杨集村白蜡树林里,绿叶掩映下的尖椒长势旺盛,一串串、一簇簇或红或绿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正忙着采摘,林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该村共种植“高辣816”优质尖椒120余亩。该品种适合林下种植,经过科学管理,按照当前市场价2元/斤测算,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尖椒生长期为5月至10月底,8月中旬起开始收获红尖椒,每天采摘5000斤左右。”南杨集村辣椒承包人孟令军介绍,“120亩尖椒,每天需要20—40名劳动力,我们吸收村周边的闲置劳动力参与务工,每天报酬70—90元,为他们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使这片土地有了更大的利用价值。”

林下种植尖椒,是朱老庄镇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朱老庄镇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坚持“因林制宜、突出特色”的思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该镇农林部门发挥技术优势,指导农户结合林木株行距和作物耐阴特点,在林下种植花生、芝麻、大豆、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格局。

在朱老庄镇状元村、观堂网格村,林下花生、地瓜、棉花、芝麻等长势喜人,既改善了林地管护质量,又让林下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林下经济发展行列,盘活了沉睡资源,拓宽了致富门路。

选择适合的经济作物,搞林下种植,发展林下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朱老庄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绪新说,“林下种植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林木生长期间‘只投入没有产出’的问题,还能通过对林下经济作物的管理,加强对林木的管护,促进树木生长。同时,林木遮阴也有利于林下作物生长,从而实现林木与林下作物的双丰收。”

随着农户积极参与、专家技术支撑,朱老庄镇的林下经济已逐步形成“农户+基地+技术”的发展模式,带动了群众就业和产业增效。当前,朱老庄镇正从更高层面谋划推动,把零散分布的林下种植统一纳入整体规划,推动特色产业带建设,进一步释放林下土地潜能。刘绪新说:“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力度,因地制宜推广多种林下种植模式,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带。”

林下经济,生态富民。度假区将继续以林下经济为突破口,坚持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相结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形成“林木+作物”“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土地增效、生态稳定、农民增收、效益提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2025-08-2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5224.html 1 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