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镇上有了食品出口企业
■ 本报记者 白文斌
本报通讯员 常志坚
高唐县洛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蛋糕、面包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去年6月,企业萌生了开展出口业务的想法,但作为“外贸小白”,企业对国际贸易可以说是“除了想法,一无所有”。
“别说没有客户,光是运输就成大问题。”9月2日,洛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洪波说,“产品发往韩国需要3天,而对方要求不添加防腐剂。我们的产品在常温下保质期只有3到5天,连按时送达都难以保证。”
企业的困难,成了助企专员、高唐县杨屯镇党委副书记任靖宇关注的焦点。出口业务对任靖宇来说,同样是陌生领域,但他没有退缩。“我不一定什么都懂,但我可以帮企业找到懂的人。”任靖宇说。他和企业一起对接县商务和投资促进部门,了解海关、税收政策和韩国市场需求,还走访多家外贸食品企业,学习报关业务和国际市场规则。
那段时间,任靖宇成了洛凰食品的“编外员工”,经常和企业负责人研究政策到深夜。政策问题刚解决,技术难关又摆在面前。在政府牵线搭桥下,企业与山东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关技术难题。
“我们调整了配料配比,用植物萃取抑菌剂替代山梨酸钾,还针对出口需求开发了低糖和药食同源的新品类。”公司技术总监李宁介绍,“现在产品从出厂到港口全程冷链运输,质量和口感都有了保障。”
去年9月,洛凰食品首批价值14万元的蛋糕成功发往韩国。凭借这笔订单,企业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之后,在任靖宇的帮助下,企业又先后参加泰国、越南等国际食品展,并成功申领到约100万元的展位补贴和项目资金。
不到一年,洛凰食品的出口额从最初的14万元增长到近200万元。随着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扩产建厂成为企业的新目标。目前,新厂址已经选定,距老厂区不到500米,占地30亩,并已完成自动化设备的订购。
“今年1至7月,企业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同比增长50%。”侯洪波说,“这位助企专员太给力了!没有他一步步带着我们走上正轨,我们现在可能还处于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