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武齐备,护绿水青山
——聊城举行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实战实训比武活动
■ 本报记者 张目伦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包括哪些活动?请抢答!”9月5日,2025年聊城市“匠心聚力 实干争先”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实战实训比武活动在阳谷金蔡伦实训基地举行。
当天上午9时左右,理论考试正式开始。9支代表队依次进入考场,27名参赛选手个个精神饱满、严阵以待。“开始答题!”指令落下,顷刻间笔尖与答卷的摩擦声连成一片。一位鬓角泛白的老执法员扶了扶眼镜,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碳素笔在选择题区留下果断的墨点。另一名年轻小伙的自动笔悬在半空,左手无意识地捏着额头——他正卡在一道关于危险废物鉴别的案例分析题上。交卷时刻临近,有人提前放下笔长舒一口气,有人则争分夺秒地力争完成试卷……
这场静默的智力博弈,正是守护蓝天碧水最前沿的理论防线,考察的是执法人员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执法重点工作和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接着,紧张、刺激的抢答环节随即展开。
1个小时后,理论考试结束,各代表队奔赴另外三项比武现场。
模拟现场执法检查项目主要考察执法人员的问题发现、文书制作能力。比赛预先将排污许可、环评、环境管理台账、在线监测数据、第三方检测数据、企业DCS数据、固废台账管理系统、企业用电量等多平台数据综合融入“模拟现场执法考核VR模型”中。每个小组通过查看VR的方式,识别企业违法行为,并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
新技术新装备运用项目主要考察执法人员的装备使用和问题判定能力。比赛预先设置了隐蔽排污口或生态破坏区域、VOCs泄漏点等场景,每名参赛队员自主选择1—3项装备,按要求完成无人机飞行规定动作、拍摄预定地点信息、识别VOCs泄漏点、定量分析污染物浓度等任务。
在线监测设备检查项目考察的是执法人员数据关联分析、设备故障识别及违法线索快速锁定能力。比赛预先设置废水、废气自动监控设施违法情形,执法人员通过筛查在线监测数据和其他监控数据、生产数据等,锁定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可疑时段,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设备故障、违法行为等问题。
“按照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大练兵活动要求,我们举办了本次实战实训比武。”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克军介绍,2025年聊城市生态环境执法比武由日常实战比武、执法装备使用培训和现场比武三部分组成,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为目标,构建“三结合”执法比武体系,推动比武成果向实践转化、向一线延伸,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深入贯彻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要求,强化科技赋能,深入推进数智监管,实现执法检查从传统的“人海战术”向“智慧检查”转变,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