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问题清单”变“满意答卷”
——阳谷县侨润街道谷山社区打造“公益+市场”共建共治模式
■ 布国睿 蒲存秀 孙仕卿
9月10日,秋意渐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改造一新的阳谷县侨润街道谷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早已热闹起来,“便民剪发区”里银发老人笑意盈盈;“暖心驿站”中快递小哥休憩歇脚……
面对社区公共资源“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在市县组织部门指导下,谷山社区积极探索“公益+市场”共建共治模式,依托“有事来聊”平台广泛征集居民各类诉求,因地制宜嵌入群众需求迫切、覆盖群体广泛的第三方机构服务项目,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也为公共资源可持续供给注入了新活力。
共享服务惠民生
“我来剪个头发,顺道把钝的菜刀在工具箱那儿磨了磨,这一趟值!”社区退休党员李宏明满意地摸着自己的新发型,指了指大厅醒目位置悬挂的“便民工具箱”——里面电钻、扳手、磨刀石等常用工具一应俱全,供居民免费使用。李宏明的话,道出了党群服务中心空间改造的实效。社区党委引入便民商户,减免其房租水电费,开设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理发推拿等项目,并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居民一个电话即可享受上门服务。独居老人赵亚杰家的电饭煲故障,党群服务中心维修店的小刘师傅半小时就上门修好,“这卡片就是定心丸!”赵亚杰摩挲着联系卡,言语间满是踏实。一张小卡片,解决了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小麻烦、大困扰”。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党群服务中心分层打造特色空间。一楼“五点半课堂”由退休教师、志愿者为放学无人看管的小学生辅导功课,还开设古筝、乒乓球兴趣课;二楼“心理咨询室”有专业咨询师定期坐诊;三楼“曲艺协会”成了老年人以文会友的乐园。“孩子在这有人管还能学技能,我们上班安心多了。”一位双职工家长说。
积分兑换聚民心
谷山社区党委推出“谷山红、邻里家”志愿者积分小程序,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与享受便民优惠绑定。居民为发展建言献策、参与环境清洁、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活动、按时缴纳物业费等可获得积分,用于兑换商户服务折扣。目前,社区党委已与本地大型商超达成合作,计划开设积分超市,居民可根据积分,兑换商品,进一步提升积分“含金量”。
为确保积分管理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社区党委还设立积分管理台账,落实“一事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季一兑换、一年一评优”制度,通过微信群、公示栏晒积分,接受居民监督。居民张倩说:“现在帮邻居收个快递、去社区参加个活动,都能攒积分,到时候用积分兑换理发服务、超市里的东西,又方便又实在!”
精准对接解民忧
居民小区的“民意气象站”虽不起眼,却是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晴雨表”。城关镇开发楼小区水管深夜爆裂,信息上传线上平台后,社区立即联动“双报到”单位县水务公司、小区党支部,不到3小时便恢复供水。次日,召集各方复盘,建立应急设备储备清单。居民张亚奇点赞:“以前小区遇事,各部门协作效率低,急得我们没办法,这次不到3小时就修好了,我这心里啊,一下子就踏实了!”
社区还将“有事来聊”与积分结合,居民建言献策、参与调解可攒积分换实惠。居民李冰洁对此深有体会:“以前觉得社区事是干部的事,现在遇到难事大家一起商量,既解了难题,还能得实惠,大伙儿都乐意参与!”积分制如同催化剂,让社区治理从“干部干、群众看”悄然转向“有事共商量、有活一起干”。
“我们将持续深化‘有事来聊’民主议事模式,强化‘公益+市场’众筹机制,汇聚居民、商户、共建单位等多元力量,聚焦‘众愁’精准发力,切实将居民一个个‘问题清单’转化为一张张‘满意答卷’。”侨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逸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