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赴一场同心研学之旅
■ 本报记者 张英东 孙文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期是哪一天?”
“1949年10月1日。”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节日习俗?”
“吃月饼、赏月、赏花灯。”
……
9月28日,临清市博物馆内,聊城三中2025级青海班高一新生们踊跃举手答题,热烈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答活动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答活动,是“鲁青同源一家亲 繁森故里石榴红”聊城三中青海班研学活动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我市连续多年在秋季学期初举办青海班研学活动,让来自青海的高一新同学们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快速适应环境、熟悉地方文化、增进情感认同。
今年,聊城市委统战部、聊城三中与临清市委统战部密切联系,精心确定了研学路线。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和临清市博物馆。
活动中,同学们边走边看边记录,不时停下脚步,与讲解员深入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同学们被将军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将军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季羡林先生资料馆,同学们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认真聆听季老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生经历。而在临清市博物馆,除了参与知识竞赛,同学们还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解说,深入了解了临清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不仅收获了喜悦,更了解到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青海班学生王靖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