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280万立方米
冠县中水回用每年“省”下一个东昌湖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王培源) 10月7日清晨,冠县清泉河人工湿地内景色宜人,市民漫步其间享受惬意时光。这片城市生态打卡地,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角色——冠县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面对水资源约束,冠县锚定可持续利用方向,以专业化工业用水厂为核心,搭建污水资源化利用体系。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中水,先送入清泉河人工湿地进行自然净化,再输送至工业用水厂,通过多道工艺深度处理,最终转化为可用水。
“我们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多道工艺,每一步都严格把关。”冠县工业用水厂副总经理肖胜儒介绍,经过这套流程,最终出水水质可媲美地下水,完全满足城市杂用水标准,而中水回用项目正是当地“废水再生”变革的核心引擎。
该项目的关键突破在于构建“取水—净化—回用—再净化”闭环系统:企业使用再生水后产生的废水,重新回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的中水再次进入湿地与水厂循环利用。这一内部循环链彻底打破传统用水模式,大幅减少新鲜地下水开采量,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循环。
闭环模式让工业园区企业成为直接受益者。“以前抽自备井地下水,1立方米成本4.7元;现在用再生水,1立方米仅1.71元。”坤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腾算了一笔“节水账”:企业年用水约66万立方米,一年仅水费就能省下约198万元。目前,该工业用水厂日供水量达1万立方米,服务122家单位,每年为当地企业节约用水成本超2000万元。
经济效益之外,生态效益同样亮眼。一方面,再生水替代地下水,有效压减地下水开采量,为地下水环境修复“减负”;另一方面,项目每年可减排化学需氧量380吨、氨氮20吨,为流域生态保护贡献力量。此外,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还广泛用于城市环卫、绿化等领域,进一步缓解市政供水压力。数据显示,该项目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28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省了一个东昌湖同等规模的蓄水量。
“我们会持续完善再生水利用体系,扩大管网覆盖范围、提升再生水利用效率。”冠县水务集团总经理朱玉东表示,未来将让“废水变活水”的效益覆盖更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水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