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散墒 适当浅播
农技专家为秋种“把脉支招”
本报讯 (记者 刘晓伟) 10月18日,茌平区杨官屯乡郎庄村的农田里,农技专家将一份份小麦播种技术资料送到农户手中,并围绕散墒整地、适期播种、肥料施用等开展现场讲解与指导。眼下,我市小麦播种迎来关键时期,持续降雨导致土壤湿度过大,“抢农时、保秋种”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
“目前全市玉米秋收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将全面转入秋种环节。”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张素芳表示,近期多数地块墒情偏大,建议农户对已粉碎秸秆的地块,通过搂集秸秆、集中堆放等方式加快散墒;待机械可下地时,可采取旋耕方式加快散墒,提升整地效率,为播种争取时间。
张素芳提醒农户应保持耐心,待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70%—80%、墒情适宜时再整地播种。播种深度宜控制在3—4厘米,实行适当浅播,以利出苗。
针对高湿环境下易发病害的问题,张素芳强调要做好种子包衣处理,防止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土传和种传病害发生,“建议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药剂进行拌种,从源头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此外,由于近期雨水较多,土壤养分流失较为明显。专家建议,小麦底肥施用量可较常规提高10%—20%,即占总施肥量的60%—70%,以保障苗期生长需求。特别是秸秆还田量大的密植地块,应适当增施氮肥,促进秸秆腐解,防止与苗争氮导致黄苗、弱苗。
对于可能出现的晚播情况,张素芳也提出应对建议:“如晚于10月25日播种,建议每晚播一天,每亩增加1斤播种量,最多不宜超过40斤。农户要力争在10月25日前完成大部分播种,10月底前全面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