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设备先紧着乡亲们用”

■ 本报记者 任焕珍

本报通讯员 张福庆

连日阴雨,给秋粮归仓带来严峻挑战。部分已抢收的玉米因无法及时晾晒,面临发芽、霉变风险。在临清市烟店镇冯圈村,种粮大户冯元敏的一个暖心决定,解了全村乡亲的燃眉之急——他暂停自家千亩玉米的烘干计划,免费提供私人烘干设备,优先为周边村民服务。

10月16日,在冯元敏的院子里,脱粒机轰鸣运转,一车车金黄的玉米经过脱粒后,被源源不断地送进高大的烘干塔。这套平日里主要为自家千亩耕地服务的设备,如今正昼夜不停地为村民们的粮食“保驾护航”。

“我们村有200多亩玉米地,每户也就种三五亩。”冯元敏说,“都是乡里乡亲,他们的玉米量少,烘干设备先紧着乡亲们用。我自己种的1000多亩玉米,晚上加加班,就能赶出来。”

持续的阴雨天气,使得传统晾晒方式已无法满足储存要求。据气象预报,短暂晴天过后,还将迎来降雨,收储玉米形势紧迫。冯元敏便主动为村民提供免费烘干服务。

这一承诺成了村民们的“定心丸”。“前几天一直下雨,根本找不到地方晾晒。”村民冯连亭感激地说,“多亏了冯元敏提供的大型烘干设备,粮食烘干后无论是储存还是出售,都不用担心发霉变质了,真是帮了大忙!”

从清晨到深夜,冯元敏家的院子成了村里最富温情的“服务区”。机器的持续轰鸣,不仅有效降低了村民的损失,更彰显了一位新时代农人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我现在有这个条件,能给大家出份力,我非常高兴。”谈及初衷,冯元敏朴实的话语中透着坚定,“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大家高兴,我心里很有成就感。乡亲们的认可,比我自己多挣几万元钱还高兴!”

2025-10-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7629.html 1 “烘干设备先紧着乡亲们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