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闲置地 今朝致富田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本报通讯员 王良全

10月21日,高唐县清平镇十里铺村内的一处闲置宅基地里,村民刘玉平正忙着采摘棉花。“按当前的价格,这块地里棉花能卖2000多元。收完棉花后,再种上菠菜,不能让地闲着!”她乐呵呵地盘算着这块土地的下一步种植计划。

几年前,这块棉田还是一处杂草比人高、垃圾遍地堆的闲置宅基地。“以前这些地方又脏又乱,是村里出了名的‘没人管’。”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成说,眼看村里的闲置宅基地越来越多,2022年村“两委”开会研究,决定把这些环境痛点变成增收点。

主意定了,村里的党员便率先行动起来。王文成带头把自己闲置的老院子腾了出来,动员亲戚朋友一起清理。就这样,两个多月的时间,全村发动300多人次,清运了20多车陈年垃圾,拆除了30余间危旧房屋,最终平整出来20多亩闲置土地。曾经的卫生死角,终于换了模样。

“土地平整好了,咋用才能让大伙都受益?我们没搞‘一刀切’,谁家的地、啥位置,就按啥需求来。”王文成指着村里的两处光伏电站介绍,村里把连片的闲置宅基地屋顶整合起来,建起了光伏电站,当年就实现了并网发电,“现在发光电站运转很顺畅,一年下来,村集体能多收9万多元。”

零散的边角地,则成了村民的“增收园”。收获最大的莫过于73岁的村民王洪海。他把自家闲置的宅基地种上了糯玉米,今年喜获丰收。“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没人要,村里把闲置宅基地平好后,我就想着种点实惠的庄稼。”他熟练地捆扎好糯玉米的秸秆,整齐地码在三轮车上。“这糯玉米在镇上可抢手了,行情好的时候,一斤能卖3元多钱。今年我差不多能收2000多斤,算下来能赚6000多元!明年我还打算接着种糯玉米。”老人说着来年的打算,眼里满是亮光。

令人欣喜的是,在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同时,村里的环境也跟着“升级”了。曾经坑洼的胡同小路,如今都用清理出来的旧砖瓦铺得平平整整;以前堵塞的下水道,重新疏通后,下雨再也不会积水;就连村口的空地,也铺上了3000多平方米的花砖,成了村民跳广场舞的小广场。如今的十里铺村,闲置宅基地上“长”出的不只是棉花、玉米和光伏电,更是村民的好日子。

“我们打算进一步整合村里闲置宅基地,探索更加集约的利用方式,让每一寸土地都‘活’起来,让大伙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派驻十里铺村第一书记刘荷义说。

2025-10-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7630.html 1 昔日闲置地 今朝致富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