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发挥制度优势,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 郭鑫颖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所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进程中,发挥着政治引领与凝聚共识作用,将各方思想统一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任务上。同时,各民主党派多元参与、群策群力,能够为聊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丰富的思路和建议。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参政能力。创新党外干部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增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可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专题讲座、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模拟协商等,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人士开展民族工作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民族工作一线干部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义、目标和任务,提升参与创建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拓展参与渠道,激发多元主体积极性。搭建更多平台,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渠道。建立健全政党协商机制,定期就民族工作重大问题开展协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鼓励民主党派开展专题调研、考察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引导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社会服务活动,如支教、义诊、法律援助等,在实践中增进对民族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发挥自身优势为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完善监督机制,增强民主监督实效。加强对民主监督的宣传,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民主监督的意义、作用和成果,消除社会误解,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工作机制,明确监督内容、程序和方式,规范监督行为。拓宽监督渠道,除传统的调研、视察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等手段,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加强监督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将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民主监督真正发挥作用,推动聊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相关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全市民族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伟大政治创造,在聊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要不断激发新型政党制度的活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合力打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攻坚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055)

2025-10-3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7971.html 1 发挥制度优势,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