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心声”为“掌声”

——临清市实验中学“校长有约”约出校园新气象

■ 杨先博 牛燕雪 张博

“校长,食堂饭菜口味能再丰富些吗?”10月26日,在临清市实验中学定期举办的“心声交流会”上,学生代表直言诉求。校长姚继新当场记录,很快便协调食堂更新食谱。这一幕,正是该校创新开展“校长有约”活动的缩影。如今,这一每月定期开展的“约会”,正打破传统教育沟通壁垒,以学生、家长、教师与校长的“零距离”对话,让教育创新在校园落地生根。

活动启动以来,学校已累计接访8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60余条,落实率达97.6%。从学生食堂食谱优化到家校共育模式升级,从高效课堂构建到校园文化建设,一个个教育难题在平等交流中化解,一张张育人蓝图在同心协作中绘就,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会”并行

搭建多元沟通新平台

“要是能在校园花园种上五彩花朵,让这里变成多彩小天地就好啦!”在上学期的一次“校长有约”交流会上,一名初一学生向姚继新道出心愿。后来,学校不仅让花园绽放缤纷花朵,还开辟“班级特色农场”,向日葵、西瓜等硕果飘香。作为“校长有约”的核心载体,“心声交流会”“家校茶话会”“教师沙龙会”三类活动并行,为不同群体搭建起表达心声的桥梁。

“心声交流会”上,校长化身倾听者,学生从课间活动反馈到课程设置建议,话题无所不含。而每月第四周的“家校茶话会”,则邀请不同职业家长围坐品茶,从“双减”下家庭作业规划到青春期心理疏导,家长们畅所欲言。一位初二学生的家长感慨道:“以前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现在才明白家庭才是第一阵地,校长的话让我重新思考亲子相处模式。”

面向教师的“沙龙会”同样干货满满。围绕“高效课堂构建”“差异化评价体系”等议题,骨干教师分享经验,年轻教师提出创新设想,校长从资源协调、理念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如今,学校已开发网络精品课资源库,本学期新增16节全学科精品课,教师们从“个体作战”迈向“团队攻坚”。

多方蜕变

激活教育发展新动能

“现在我们的想法真能改变校园!”参与“新竹月刊”校报创意征集活动的学生们充满干劲。“校长有约”让学生从“被教育者”转变为“校园治理参与者”,他们自主管理“小记者团”、参与文化建设,表达能力与责任意识显著提升。

家校关系也在悄然转变。过去,双方沟通多局限于通过家长会了解学情,借助微信进行日常交流。如今,家长通过“茶话会”深度融入教育生态,主动参与亲子“体育+”实践、“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从“观望者”变为“同盟军”。“孩子上初中后更加阳光自律了,和老师沟通也更顺畅了。”一位初一学生家长的话道出众多家长的心声。

教师群体的成长同样亮眼。在“沙龙会”的思维碰撞中,不同学科、教龄的教师相互借鉴教学经验,教学改革项目加速推进。从“惧怕改革”到“主动求变”,教师们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创新氛围越发浓厚。

未来可期

探索教育辐射新路径

“接下来,我们计划开展线上‘校长问答’,让无法参与线下活动的家长、学生加入进来。”姚继新介绍,学校还将推出“校长有约——百姓开放日”,邀请社区居民走进校园,让教育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人。

从解决校园“小事”到探索教育“大事”,“校长有约”已成为临清市实验中学“开门办教育”的标志性举措。学校将继续坚守“高效沟通、真诚交流、迅速落实”原则,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务实的行动,推动“三全育人”走深走实,让平等对话的温度持续传递,让教育创新的活力不断迸发,在教育现代化新航道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2025-11-04 ——临清市实验中学“校长有约”约出校园新气象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8176.html 1 变“心声”为“掌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