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岂能变成带口罩

■ 朱海波

在人群密集的公交站等车时,一看公交车到了,就从口袋里掏出口罩戴上;在公园散步时,一看人少就摘下口罩,一到人多时再戴上……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虽属个别现象,但不能置之不理。

“戴口罩”和“带口罩”,字义上的差别反映的是对疫情不同的重视程度,我们没有咬文嚼字的闲情雅致,却有对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行为的口诛笔伐。

担当换得生活如常,守护赢来城市安全。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持续加大,我市的疫情现状有所好转。我们看到,路边的餐馆里又坐满了食客,寂静的校园里又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公园里又响起了广场舞的优美旋律,这一个一个的“又”带来的是令人欣喜的正常生活。事非经过不知难,必须认识到,这种成果是无数人夜以继日地奋斗得来的,况且,它只是“好转”,并不是“全愈”,这个时候,更应该小心呵护、倍加珍惜。

珍惜来之不易的好转局面,需要各部门、各地区的协同作战,更需要每个人的“单兵作战”。于市民而言,既要靠严格的他律,更要靠严格的自律,时时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这是最基本的自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个疫情防控攻坚战的贡献。

随着气温的升高,很多人更愿意享受不戴口罩的自由。但是,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与一时的“方便”相比,如果疫情出现反复,岂是“不方便”三字能承载得了的?

疫情防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问题往往是在疏忽大意间产生的,任何一个人疏于防范,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唯有思想有所惧、行为有所止,才能从当前的胜利走向新胜利。

疫情尚未消退,前方任重道远。人人要做好防范,当好“守门员”,也都要监督别人做好防范。当好“监督员”,要让带口罩变成戴口罩,那种“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事不能再发生了。

2022-04-1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967.html 1 戴口罩岂能变成带口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