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聊城著述目录非常必要
■ 路子强
日前,有朋友给笔者邮来一本《孔子故里著述考》,洋洋80万字,提要式介绍了著述1700余种,对深入研究曲阜历史提供了极大帮助。掩卷沉思,顿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聊城,同样需要出版一本聊城著述目录之类的书。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本书?笔者认为,这是提升聊城知名度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聊城对外宣传交流日渐增多,但介绍时往往不外乎我们有古城、古楼、运河、山陕会馆等有形的东西,这些文物、古迹体现的更多是建筑艺术、商业文化,侧重于旅游价值。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深厚与否,除了看得见的东西,更多地要看历史上出现了哪些著作,否则似乎难以支撑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这些著作,不是记录在哪一本书上的,而是隐藏在无数的文献里,需要发掘、出版,供研究人员使用。
谁来编这样一本书?编辑著述目录,涉及古典文献学中的目录学、版本学甚至校勘学,专业性强,且资料不限于地方志之中,收集、整理起来较为繁杂,耗费时日,无法一蹴而就,仅靠个人短时间内难以出成果。考虑到这些因素,笔者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立项,由高校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团队参与具体实施。如此开展校地合作,相信会在较短时间内摸清聊城文献的家底,为日后出版聊城文献集成之类的丛书打下良好基础。
近一二十年以来,全国地方文献研究之风盛行,既有单篇、单书出版,也有丛书等大型成果。这些成果的出现,著述目录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近年来,聊城有关部门也组织出版了新点校的地方志、传统文化论文集等,但总起来看,影响范围不是很大。聊城著述目录的编辑出版,势必会发掘出不少稀有史料,把聊城历史文化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著述目录、文物目录、非遗目录……彰显一地文化之盛,目录不可或缺。目录书是管窥一地历史文化底蕴的窗口,期待关于聊城的目录书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