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 报可爱祖国
□ 马晓红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战争,总是离死亡最近的。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第一集,彭老总说:“打了那么些年的仗,还不是为了这些孩子,为了这一天。”
可是,在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还是不得不打一场立国之仗。有人说,我们之后在国际上获得的尊重,都源于这场战争。
战争,总是免不了牺牲。特别是这场战争,我们还是“钢少气多”。
用40集的体量,全方位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所以它既保证了历史的真实,又可以艺术化地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赞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回顾那段以坚强意志取得胜利的浴血奋战,除了仰望,就只有致敬了。
长津湖战役,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牺牲时28岁。上甘岭战役,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1岁;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牺牲时26岁;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牺牲时27岁。
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保家卫国。一腔热血好儿郎,硬生生用“钢少气多”战胜了“钢多气少”。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书写着青春,也书写着历史。
青春唤醒青春,热血激发热血。就像《觉醒年代》以实力打动众多的年轻观众一样,《跨过鸭绿江》也感染了很多年轻人,他们纷纷致敬“前浪”,表示要踏着前辈血的足迹一路向前,保持进取。
我们是有血性的民族,不屈是我们的名片。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巨大的历史飞跃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奋斗牺牲。从五四运动发轫,青年、历史、国家,时代、使命、召唤就一直交织在一起。
每个人都有一段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接受历史安排的考验,直面历史赋予的挑战,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做一代有担当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