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吃“三瓜”
本报记者 孙克锋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是古人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凡事都要适度,饮食不宜过量,八分饱即可。”7月16日是入伏第一天,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谷万里谈起他的养生秘笈。
谷万里说,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入伏后还应适量吃“三瓜”。
吃苦瓜。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吃丝瓜。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吃冬瓜。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合理膳食能够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入侵。而一些特殊的人群可选择在三伏天‘冬病夏治’,治未病。”谷万里说,“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
“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谷万里说,一些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以素体阳虚,又外受寒邪为本。三伏天采用温热助阳的内服或外用药物,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