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代“药”
腕踝针治疗为患者按下“止痛键”
本报讯(文/图 记者 张琪)“几天前,我的颈椎病又犯了,脖子疼痛难忍还头晕,没想到,一针下去,疼痛马上减轻了,真是太神奇了!”9月10日,在临清市人民医院,市民张岩岩(化名)惊喜地发现,经过腕踝针治疗后,因颈椎病导致脖子酸疼的症状明显减轻了。
“那么细一根针,扎一下就不痛了?”张岩岩说,起初她不太相信。临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管护师刘婷婷根据不同部位疾病选择上下肢分区治疗的原则,对张岩岩进行腕踝针诊疗。“第二天早上,脖子的疼痛感就明显减轻了,真没想到,这小小的针效果这么好。”张岩岩高兴地说。
什么是腕踝针?它与普通针灸有什么不同?“腕踝针是一种只在腕、踝部特定的针刺点,循着肢体纵轴用针灸针行皮下浅刺治疗的针刺疗法。”该院护理部主任王金兰介绍,腕踝针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它将手腕和脚踝上、下各分为6个分区,在基本相当于中医的12条经脉走向的“络穴”上,用毫针留置皮下治疗各种功能性痛症。当局部受到腕踝针刺激时,便激活了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加速了神经末梢的传导,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
“与普通的针灸不同,腕踝针在治疗时没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也不需要捻针,基本上是无痛治疗,患者更易于接受。”王金兰表示,腕踝针采用长型毫针,操作时避开血管、神经丰富的部位,患者一般不会明显感到疼痛。治疗时,腕踝针是以15—30度的角度刺入皮下,紧贴皮肤向前推进,一般留针时间为2小时,如果患者疼痛时间较长,或病情较久,也可延长到4小时,但是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可以拔针即走,不影响正常生活。
腕踝针的适应症有哪些?“腕踝针是中医传统技术,在内科、外科、妇科等疾病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王金兰介绍,腕踝针临床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各种痛症的治疗,例如各种急性疼痛,手术后疼痛,换药疼痛,颈、腰、腿疼痛,乳腺炎、痛经、耳鸣、头晕、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