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无力 睁不开眼
这些症状可能是患了重症肌无力
本报记者 张琪
今年1月初,55岁的市民孙爱菊(化名)先后出现右眼睑下垂、视物重影等症状,经过聊城市眼科医院(聊城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诊治后,病情好转,随访至今没有复发。9月10日,记者在该院神经内科门诊见到了前来复诊的孙爱菊,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1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感觉自己的眼睛很累,眼皮抬不起来,而且身体也很乏力。”孙爱菊说,一开始她没当回事,以为是累着了,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没过几天,她发现自己的右眼皮老是不由自主地往下垂,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尤其是到了晚上,就剩下一条缝了,而且视物重影模糊。“起初,我以为自己是得了什么眼病,便来到眼科门诊就诊,接诊的医生仔细询问病情后,建议我到神经内科就诊。”孙爱菊告诉记者。
聊城市眼科医院(聊城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程桂芝询问病情时了解到,孙爱菊的右眼睑下垂有明显晨轻暮重的特点,经过仔细检查并结合新斯的明试验、疲劳试验的结果,孙爱菊被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首先要判断眼睑下垂、视物重影是不是由眼部疾病引起的,其次要辨别这种视物模糊重影、眼睑下垂是不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程桂芝说,有些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干梗死、脑干缺血,可能会影响到动眼神经而导致眼睑下垂、视物重影。另外,有些人会在“感冒、腹泻”之后数天出现类似表现,可能和感染有关,所以在诊断时要避免将重症肌无力与脑血管病、炎性病变等混淆。
程桂芝根据孙爱菊的病情及体重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孙爱菊的病情得到改善,双眼大小恢复一致,视物模糊重影的症状也完全消失了。
“眼皮抬不起来,可能不是单纯的生理疲劳,尤其当出现早晨刚起床或休息后减轻,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的特点时就要注意了。”程桂芝介绍,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睑下垂是患者眼部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如不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部分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会在数年内发展为全身性重症肌无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危及生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病情变化,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有咀嚼无力、吞咽困难、抬头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复诊。
程桂芝表示,重症肌无力并非不治之症,根据重症肌无力分型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患者通过积极配合治疗,大部分都能恢复到可以正常生活的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认为已经恢复而自行停药,复发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此外,熬夜、感冒、过度劳累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疾病复发,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保持规律的生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