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里的英雄

■ 茌平 刘晓东

2022年,我读了一本令我内心触动很大的书——《永心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下,再次重读这本书,走进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觉得教育意义深远,催人奋进。

《永心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分为民族的解放、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等三个部分,共收集了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当代党员的54封家书。时间跨度从1921年到2020年,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

在这本厚重的书里,处处是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这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并预言“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烈士在给自己母亲陈云凤信中的话。他深情地回忆了童年美好的时光,感激母亲对自己的爱护和教育,就像一位即将远游的孩子,与母亲依依惜别。

1928年3月,曾任共青团无锡县委书记的高文华烈士不幸被捕。牺牲时,年仅23岁。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每每喜欢下雪,不是吗?雪景是多么的美丽,银白的宇宙,银白的天空,银白的地面;就连秽堆都穿上了最光荣最洁白的雪了。”无数像高文华一样的先烈正当青春年少时,却承担起挽救民族存亡的重任。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目标,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在家人面前,他们是一个个和蔼可亲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而在敌人面前,他们就是一座座牢不可摧的堡垒。微笑和柔情是留给亲人的,对待敌人的永远只有斗争,再斗争!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一个粗瓷大碗》。它讲述的是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关心爱护战士的故事。《永心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这本书中收录了她在奔赴刑场的路上,为儿子写的两封信。“宁儿,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这哪是一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女英雄,更像一位邻居大姐在自责。

还有贺锦斋烈士,他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元帅的堂弟,在他牺牲的前一天,给自己的弟弟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向弟弟交代家事,让弟弟代替自己好好孝敬父母:“前途怎样,不能预知,总之死不足惜。家中之事我不能兼顾,堂上双亲希吾弟好好孝养,以一身兼二职,使父母安心以增寿考。”这封不是遗书的遗书,读完让人心碎。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吾将吾身交吾党,难能菽水再承欢”“眼前大敌狰狞甚,誓为人民灭虎狼”,在表达对家人思念和歉疚的同时,强烈地抒发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和对创造美好前景的信心。

每读一封信,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育,是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前进的动力。牢记这些家书和它们背后的人,就是牢记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前辈已经做出了榜样,我辈责任在肩膀,更需负重前行!

2023-01-04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3766.html 1 书信里的英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