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神的丝丝缕缕

■ 东阿 吴福木

2022年于我非比寻常。一个从教37年的人,固知金钱物质之重要,而精神之于我之重要也非一般人所能体会。

2022年精神的丝丝缕缕,缠绕着我,充盈着我,激励着我。

一个语文老师,其生活自然与读书相关。老实说,我2022年读的书不多。小说,有夏目漱石的长篇《我是猫》、叶梅的中篇《最后的土司》、余一鸣的中篇《子承父业》;短篇若干,武俊岭的《大水》印象最深,我还写了不长不短的评论。诗歌,聂鲁达的《二十首长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散文,杨献平的《日照锦城头》、王涛的《母亲与河》、从维熙的《梦回故园》,关于后两篇的评论分别发表在《聊城文艺》《四川散文》。评论,王应槐的《张中信创作论(修订本)》。接触最多的则是古诗词,几乎天天读。纵然如此,我犹以为读得不多。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年我送完高三再送高三,每天做题讲题,占去了相当多的时间。

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猫》,留痕深深入我心。小说语言典俚结合,描写诙谐夸张,极尽讽刺之能事,处处闪耀着文采和智慧,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来令人在忍俊不禁中惊奇赞叹作者之智慧。不时有精警之语,醍醐灌顶,如,“人生不是在唇舌间实现的”“世上竟有这样的人,一面干着坏事,一面却自命为君子”。正是如此!鲁迅给予很高评价:“……《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我推崇《我是猫》,自有偏爱,这本书是2022年考上大学的学生送给我的。

“别酒坛,战杏坛,冲文坛。”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我的追求踏实高远。2022年,我实现了作家梦。4月29日,“舞动的文字遇上美好的时代”座谈会隆重举行,市作协主席张军先生等名家应邀出席、讲话,给我莫大的鼓舞,我要感谢我生命中的每一位贵人。这一年,我写了散文随笔、诗词诗歌、评论,出版了第四本书——评论散文集《大地的召唤》。我写的诗文被各种报刊、网络平台推送;散文《爱情说》,阅读量45万。马蹄声声,我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

仁者爱人。乐于助人是中年人最美好的品德。很多人知道我爱写评论,爱修改文章,爱朗诵,我也因此帮助了很多人,他们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将乐此不疲!

2022年,疫情张狂,我写了很多文字以表心情。“疫情去,河畔行。长舒啸,笑盈盈。”2023年,必将春暖花开,蓬勃葳蕤!

2022年,有收获,也有遗憾。愿2023年的我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愿国家、个人都奔向更加光明的境地。

2023-01-04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3767.html 1 2022,精神的丝丝缕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