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一位小学老师的“诗意”教学

陈丽雪老师(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刘敏

在我们经历的大大小小的语文作文考试中,诗歌体裁常被排除在外。

不过,对光明小学六年级八班的学生们来说,写诗并不是一项陌生的功课。“写诗,是一种记录情感、记录生活的表达方式。”在学生周雨昕看来,写诗不是作业,也不是负担。带她走进诗歌世界的,是语文老师陈丽雪。

上课时,学生们说出一些优美的句子,或是有了奇特的想法,陈丽雪都会及时记录下来。“记得多了,就想保存下来。”后来,陈丽雪看到其他地方的学生写诗,很是羡慕。“出口成诗,我想让自己班的学生也能这样。”陈丽雪说,其实,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他们的诗也许语言不是很优美,但想法很奇特。

从2019年开始,陈丽雪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引进儿童诗。她通过空中课堂,以冰心的现代诗歌学习为契机,进行了一次“轻叩诗歌大门”的主题学习活动。后来,陈丽雪倡议每个学生都设计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里面有创作和摘抄的诗,还可以配上图画,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她的帮助下,班上的孩子都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本“限量版”诗集。

“秋风点亮了梦境,雪花装饰了冬天”。这是学生高欣岩去年所写的一首小诗中的两句,她自己很喜欢。经过两三年的积累,她已经写了三四十首小诗了。

“让学生学会读诗,爱上读儿童诗,然后再教他们创作儿童诗。”陈丽雪说,这两步之间,并没有一种真正的“方法”。她刚开始做的,就是和学生们一起收集大量的诗歌,一起读诗、选诗、品诗,唤醒他们的诗意。如今,陈丽雪每天最愉悦的事就是批改孩子们的日记,分享他们的小诗。

“分享学生们的忧愁和快乐,学生们也会在我的批语下回复。”陈丽雪说,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双向交流,师生的心在一起了,也有利于班级管理。陈丽雪相信,热爱诗歌、被诗歌熏陶的孩子,内心是温暖而和善的。

如今,在陈丽雪的带动下,学校很多老师和学生了解了儿童诗并参与其中,在学生中形成了诗歌诵读和创作的浓厚氛围。诗歌让课堂有了诗意,陈丽雪很感动。

2022-01-20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608.html 1 一位小学老师的“诗意”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