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文明相伴 风景更美

□ 张颖

“五一”假期临近,市民出游热度上升,在国内旅游市场复苏的大趋势下,淄博文明办几天前发布的《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再度成为爆款。

这篇千余字的短文,有别于大家熟悉的“倡议书”,谐音梗、网络语言、古诗名句信手拈来,用轻松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了全城感受爱、分享爱、传递爱的浓厚氛围。通篇没提“文明”二字,却让市民和游客全方位参与到“沉浸式”文明传播中,真是妙不可言。

当然,真正让这篇文章火爆全网的,并不是优美的语言,而是它抓住了人在旅途的痛点,引发广大网友的共情。

发展旅游业,口碑是第一位的,这不仅仅看风光好不好,也看游客体验好不好。总有店家认为游客生意是“一锤子买卖”,抱着赚一笔是一笔的不良心态。从天价大虾、“名贵”珠宝,到有些地方的黑导游、黑出租,甚至碰瓷式强买强卖等,这些“趁火打劫”的旅游乱象如同饮鸩止渴,最终结果就是导致这个地方门可罗雀,旅游业收入一落千丈。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力远远超乎想象,游客早已不是某些店家眼中人傻钱多的“韭菜”。每一个游客经历的旅游乱象、景区“黑店”,都可能会经由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网上公布、留存,个体游客或许大多是店家的“一锤子买卖”,但当这些游客把不愉快的经历和旅游乱象发布到网上的时候,这些店家就会损失成千上万潜在游客。

欲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就应避免短视行为。各地政府应向淄博学习,加大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店家也应以诚信和口碑为准则,杜绝缺斤短两、坑蒙拐骗事件发生。只要从源头上铲除宰客的土壤,最大限度保护游客的利益,就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只有文明相伴,才有一路好风景。每一个参与旅游的人,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随意插队、加塞,面对花草树木、碑石墙壁时不“手痒”……只要每个人都能在意他人的感受,坚决收敛 “小毛病”,让文明的种子在心中发芽、成长,一点一滴的文明雨露就能汇聚成澎湃的文明之河,每一个人也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美丽风景”。

2023-04-27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0490.html 1 文明相伴 风景更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