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莫让毕业实习沦为形式主义重灾区

□ 刘庆功

临近毕业季,又到了大学生毕业实习的旺季。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关键过渡期,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契机。然而,当下大学生毕业实习却陷入了形式主义泥沼,令人忧心。

据笔者观察,在现实中,大学生毕业实习形式主义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一部分学生凭借家庭关系找到实习单位,可整个实习期间却很少在单位露面,仅仅在实习结束时,轻松地完成填表盖章的流程,便宣告实习“圆满完成”,连真实的职场环境都没有接触。还有些学生,虽按照学校要求按时到实习单位打卡签到,却毫无实际工作可做,最终同样以填表盖章的方式完成了实习任务。这样的实习,完全背离了毕业实习的初衷,明显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走过场。

深究这种现象的根源,学校和实习单位都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往往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存在冲突,许多学生面临考研或专业考试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将重心放在考研或考试,实习只能是走过场。而实习单位方面,即便接收了实习生,却没有指定专门的指导老师,或者指导老师对学生不管不顾,导致学生的实习目的根本无法达成。从深层次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实习单位,都未真正重视毕业实习工作,潜意识里将其当作一种“形式”。双方均未采取有效措施肩负起应尽的责任,最终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易给予通过。

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对学生的宽容,实则不然。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当他们初入职场便遭遇这种形式主义的“第一课”,很容易对社会运行规则产生误解。长此以往,这种不良风气还会严重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

鉴于这种现象造成的深远危害,我们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学校、实习单位和教育部门必须拿出切实行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应重新审视实习时间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需求,合理规划实习进程,避免与考研等重要事项冲突。同时,加大对实习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实习单位和学生进行双向监督。实习单位也应端正态度,指定专业的指导老师,为学生安排合适的任务,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在实习中有所收获。此外,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高校实习工作的督查,建立健全实习质量评估体系,对实习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和单位进行问责。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让毕业实习回归正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04-2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8905.html 1 莫让毕业实习沦为形式主义重灾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