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上好“以体立人”这堂必修课

□ 郝凯

当“小眼镜”“小胖墩”成为校园常态,当心理韧性不足困扰青少年成长,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反思已然无法回避:若体育不立,我们何以培养出真正“立得住”的下一代?近日,聊城市东昌府区发布了中小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涵盖课程内容、社团活动、体育赛事、健康监测等方面举措,目的是让学校体育扎得下根、挺得起腰、树得起魂,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笑得更开心。中小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体育的深层价值——它不是教育的选修课,而是支撑人全面发展、托举民族未来的必修课。

根若不牢,教育大厦难稳。教育的本质是培根铸魂,而体育恰是滋养生命之根的沃土。据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调研数据,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检出率逐年攀升,中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不足三成,速度、耐力等核心运动能力亟待提升。这些信息揭示了一个事实:当体育课时被挤压、操场活动被限制,教育便如同在流沙上筑楼,纵使智力堆砌得再高,也难以掩盖根基的脆弱。体育之“根”,在于让学生通过奔跑跳跃感知生命的力量,通过团队协作理解社会的规则,通过胜负历练锻造心灵的韧性。唯有让体育真正扎根于教育的土壤,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地基。

腰若不挺,成长脊梁难直。教育的使命绝非培养“纸片人”式的应试者,而是塑造“挺直腰杆”的奋斗者。体育的独特价值在于,以最直观的方式诠释“全面发展”的内涵:跳高时一次次挑战极限的勇气,长跑中坚持到底的毅力,球赛中分工协作的智慧,都在无声地浇筑着人格的“骨骼”。若教育体系容不下操场上的汗水与呐喊,又怎能指望年青的一代扛起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

魂若不铸,精神气象难成。在聊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武术操作为唤醒校园的“精神晨钟”,孩子们立身中正,在一呼一吸、一招一式间绽放着自信的光芒。这样的教育图景揭示着体育的更高追求:它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精神气象的涵养。体育精神塑造了孩子们平等、博爱、宽容、勇敢和担当的精神品质,激发出学生对民族、对国家的真挚情感,这些正是破解“空心化”成长的关键密码。当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跳得更高”的突破,在团队中感受“笑得更开心”的纯粹,教育的灵魂便获得了最生动的表达。这种精神气象的培育,远比试卷上的分数更能定义教育的成败。

回望历史,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推行“体育为先”时曾疾呼:“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今天的教育改革,依然需要这样的清醒认知。唯有让体育立起来,教育才能真正站稳——这不仅是规律使然,更是对民族未来最郑重的承诺。

2025-04-2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8909.html 1 上好“以体立人”这堂必修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