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误吞塑料玩具 多学科医师合力巧取异物
本报记者 鞠圣娇
误吞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事件,3月19日,4岁女童茜茜(化名)不慎吞下一块比食管直径还粗的异物,所幸,聊城市中心医院组织了多学科专家会诊,通过无痛胃镜为她取出异物,并避免了创伤的产生。
3月19日下午3时,4岁女童茜茜(化名)不小心将玩具吞到了肚子里。就诊后,儿科主任医师杨爱琳快速为孩子查体,了解到她生命体征平稳后,杨爱琳安排了CT检查,发现茜茜的胃里有一个塑料玩具,直径约3厘米。
明确诊断后,杨爱琳联系了休班在家的儿科副主任医师胥苗林。胥苗林在了解患者病情后判断这块异物偏大、形状不规则,必须尽快取出。异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越长,对患儿健康越不利,取出过程就会越困难,甚至需要开腹手术。胥苗林决定利用胃镜取出异物。然而,茜茜细嫩的食道直径大约只有2厘米。即使是最先进的胃镜,要取出3厘米的异物也并非易事,而且异物一路跌跌撞撞造成孩子食道组织水肿,手术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食道撕裂、大出血,危及孩子生命。
胥苗林联系了内镜中心护师向莹、麻醉科主任任怀方,大家讨论后决定,利用胃镜取出异物是最好的选择。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当晚9时,茜茜进入了全身麻醉状态,胥苗林顺利将胃镜送入食道,发现孩子的食道因为异物划伤,已出现轻微水肿,跟医生之前的判断一致。当胃镜进入到胃部后,胥苗林很快发现了异物。
“准备取出异物!”胥苗林一声令下,现场气氛紧张起来,向莹手持异物网兜,通过内镜送入茜茜的胃部,张开网兜、兜住异物,操作一气呵成。最难的部分开始了,胥苗林竭尽全力放慢速度,并加大充气量使食管更加充盈,以减少对茜茜食管的创伤。经过努力,塑料玩具最终被成功取出。
“硬币、纽扣电池、枣核,孩子们吃下去的东西太多了。”胥苗林提醒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家中的小物品,纽扣电池、小挂饰、硬币千万不要随手乱丢。一旦发现孩子吞食异物,要到医院就诊,尤其是纽扣电池,会对人体消化道造成严重损伤,必须尽快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