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了,但感情不能走”
——莘县观城镇王排村第一书记逯云波驻村帮扶暖民心
■ 本报记者 苑莘
4月16日,莘县观城镇王排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逯云波抽时间回了趟县城,见到了“娘家”人——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同事。
即将结束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逯云波与同事的交流轻松惬意。但回顾起两年来为村庄发展作出的努力,逯云波感慨万千:“没有‘娘家’人的鼎力支持,就不会有王排村的发展。”2020年4月,莘县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政策,选派优秀党员到软弱涣散村任职党支部书记。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响应,在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选派骨干参加,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帮扶队伍,制定了帮扶方案。
逯云波就是那个时候离开县城、奔赴莘县南部乡镇任职。他记得,为了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时他每季度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上任后的第一个季度,帮扶组就通过走访、调研,确立了两年总体规划,并分解制作出每年的工作台账。”逯云波介绍,今年初,局里根据驻村工作即将结束的情况,研究制订了工作计划。“人走了,但感情不能走,工作更不能走。”逯云波希望和同事们继续做好王排村的工作。
过去两年,逯云波在党建方面下足了功夫。他鼓励有思想有能力、愿意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年轻人积极入党,两年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7人,其中2人转为正式党员。村里每位党员都在家门口张贴了党员标志牌,时刻提醒自己党员的身份,方便群众监督。他还为无职党员制定了明确的岗位和职责,每季度进行考核,作为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
为推动产业振兴,2020年6月30日,在逯云波的推动下,村党支部领办了莘县丰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16户。目前,养殖场牛存栏200多头。2022年,合作社销售收入预计超过10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2022年,该村还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入社土地200亩,预计每亩可分红1300元、为集体增收200元。
逯云波翻开手机相册,向同事们展示着王排村的变化:新打井22眼,配套架设电缆1万米、安装变压器4台、铺设自动化输水管道1万米;清理沟渠1公里、修建水闸2座;建桥4座,修生产路和村内道路等6千米;新建成240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楼;新建了文化广场……
水泥路、太阳能路灯、绿化树,这些元素让王排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更重要的是王排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变了,这个小村庄已经由原来的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类村。“回头有空的时候,我带你去王排村看看,跟你上次去的时候相比,变化可大了。”逯云波对同事说,收入大幅提高后,村民有了更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王排村未来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编后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信心从哪里来?就是从实干作为中来,从精神风貌中来。仅用了两年时间,第一书记逯云波凭借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帮助王排村有了自己的产业,由原来的软弱涣散村摇身一变,成为宜居宜业的一类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们希望看到更多逯云波这样的“尖头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与基层群众共同努力,绘就壮美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