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谷构建“五长联动共治”基层治理体系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通讯员 丁祥祺) 5月18日早上7时,阳谷县寿张镇沙河崖村党支部书记蒋景高走出家门,在胡同里转了一圈,看到没有什么事,就蹬上自行车来到赵王河边。“我每天都来巡河,看看是否有污染源和涉水违规违法行为等,然后再去村里的300亩麦田看一下基础设施以及麦子的长势,最后再去看一下林子、道路……”蒋景高告诉记者,他如今身兼“河长”“林长”“田长”“路长”“胡同长”五职,需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巡视,统筹协调解决辖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这已经成为他履职的一种常态。
近年来,阳谷县以党建引领推进治理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河长、林长、路长、田长、胡同长“五长联动共治”,整合了人力、聚合了资源,打通了县、乡镇、管区、村庄四级联动的快车道,有效压实了基层治理责任,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五长联动共治”,明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五长”,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五长”的具体职责分工、考核标准和管理流程,逐级制定管理考核细则,一层一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将基层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五长联动共治”,同向发力,从“部门制”迈向“综合制”,“单一治”蜕变“联动治”。该县统筹布局,有力组织,积极对接上级林业、水利、交通等主管部门,发挥镇村以及各职能站所专业职能,各类治理主体开展通力合作,变过去“单打独斗”为“多方参与”,让资源合理有效整合配置,工作得到有效统筹。
长效管护,外在美兼顾内在美。该县以生态、美丽、和谐为目标导向,切实发挥“五长”在乡村振兴建设提升管护中的统筹联动作用,不断增强河流生态保护、增绿护绿、道路管养、村庄治理、田地管理等,打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长效管护组合拳。
“五长联动共治”模式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抓住了乡村治理的着力点、关键点,找准了乡村治理的切入点,使条条道路有人巡,和谐稳定有人问,树林防护有人守,河道垃圾有人清,环境卫生有人管,群众生活环境更加优美、收入不断增加、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如今的沙河崖村,街面整洁如洗、道路干净一新、村舍田园齐整,田披绿、水清澈,处处呈现着明亮清洁的新农村景象。